
Points of You Academy 觀點學院認證課程

Restorative – Executing Leadership Domain
排難特質的人具有洞察問題,撥亂反正的回應能力,能夠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雨果曾說,上帝給人一份困難的時候,同時也會給人一份智慧,大部分成功的人並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排難的人能夠看見問題,預防問題,解決問題。
為什麽具有排難天分的人,善於找出問題的起因,而且能有效的解決問題呢?當面臨困難時,排難的人樂於尋找解決方案,他們不畏懼繁瑣的問題,能帶給別人勇氣和創造力,他們的思維模式能夠清晰的看見問題,而且相信伴隨問題一定有解決的方法。
排難的人可能有的盲點是太過於關註問題,有時反而本末倒置,拘泥在問題的細節裏,而忘記完成更大的任務。這種容易被貼上喜歡找問題負面標簽的行為,是排難特質的人可以註意處理的盲點。有三個行動方案,可以使用:
首先要人盡其才,在工作中尋找適合自己的角色跟定位,最好是主要負責專門解決問題的部門,比如說,機械的故障排除,處理客戶的抱怨和問題等等。這樣的工作環境讓他們樂在其中,能力得到發揮。
第二是要讓自己喘口氣,明顯排難特質的人,有時候會過度自我挑剔,因為周圍都圍繞著問題,對自己當然也不會放過。
第三要能夠學習放手,讓別人解決屬於他自己的問題,排難特質的人往往自視甚高,認為問題只有自己能夠解決。最困難的時候,離成功也不遠了。但事實上,如果能夠鼓舞激勵周圍的人,一起排除困難,團隊將能夠達成更卓越的成就。
不成熟的排難類型者能觀察到問題所在,卻缺乏解決方案,或是沒有正確的動機去改正問題,成熟排難的人在察覺問題當下能對癥下藥,馬上解決。
排難類型的人是解決問題的高手,他們看到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而戰略類型的人則是規劃藍圖的專家。排難的人因為時常看到了難處或問題,所以有時不免也會感到挫折,當心灰意冷時候,要如何調整心態,有4個方法可以讓大家練習:
首先就是分散註意力,將註意力轉移到其他的事情,遇到挫折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沈溺於挫折的情緒中,有很長的時間走不出來,挫折就像一副灰色的眼鏡,改變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注意力轉移就像換戴各式各樣色彩繽紛的眼鏡,讓不同的視野轉化我們的心境,自然而然就產生了正向的影響力,提高處理事情的效率。排難需要理智,然而副作用卻可能是感性的挫折,這是一種糾結的情緒,讓我們沒有辦法思考,所以要有意識的練習分散註意力,將註意力由心情轉移到事情上。
第2個管理挫折感的方法是試著作自己擅長的事,在某件事上受到了挫折,如果懷著負面的情緒勉強繼續做,只會讓自己力不從心,更加懷疑自己的能力,這時候不妨改作其他擅長的事情,不僅可以淡化挫折感,也能提升信心。信心會帶來愉悅感,當我們有愉悅的心情時,再回過頭來處理之前的難事,說不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第3個方式是找人傾訴,其實受到挫折的人特別需要有理解他的人,能夠聽他傾訴,透過傾訴適當地釋放情緒,挫折的心能得到安慰。
第4個方法就是分析失敗的原因,自我調整,這個方法屬於比較理性的人才做得到,認真分析自己為什麽會受到挫折然後進行總結,慢慢從挫折中找到解決的辦法,如果能夠調整心態,就能夠面對挫折感,克服困難。
People with strong ‘Restorative’ traits are adept at dealing with problems. When faced with difficult situations, they bring courage and creativity to the table. People with such traits are capable of identifying what went wrong, and formulating the right solutions for them. They have a strong belief that any problem can be solved.
他們樂於尋找解決方案。當面臨困難處境時,他們能帶來勇氣和創造力。
他們具有問題導向的思維模式,並且相信問題必能解決。
如果你要有效的轉移對其他人困難問題的關註,可以學習欣賞式探詢的溝通方式,就是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人際關系,或是遇到的挑戰,你會發現自己能夠為所處環境註入蓬勃發展的生機。當人們能夠看到彼此的長處,真誠分享他們的夢想跟心中的渴望,相互信任,並且通力合作,人們就可以創造一個正向發展的環境來共同面對困難。
所謂欣賞式探詢 Appreciate Inquiry,它的原理是轉換觀點,去收集各式各樣幫助我們成功的經驗,也讓我們找回了讚美別人的能力,這是一種讓人驚喜振奮,互相欣賞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個人以及組織身上所蘊含的每一項優點,這是組織能成功進行積極變革的核心精神,欣賞式探詢是包含了4個D的循環模式,我們將一一來做分享。
第1個D是發現 Discovery,即使在困難的時候,我們還是有機會找出組織或是個人具備的優勢,透過確認過去跟現在有哪一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讓我們能夠展現正面的能力。
第2個D是夢想 Dream,我們結合潛能之後,就可以發展更高的目標,比如公司的品牌存在的目的是什麽,我們這一生,活在這個世界所為何來,透過創造一個清晰的、以結果為導向的願景是我們必須追求的夢想,他讓個人組織或者是團體,從糾葛的困難當中,轉向更有價值,更加美好的未來。夢想提升我們的視野,激發我們的想象力,結合優勢能量創造動人的未來,在夢想的階段,優勢觀點結合期待,共同發展,成為積極的變革核心價值,我們有創造未來故事的能力,隨著未來的描繪更加清晰,將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力,這是一個共同期待未來的美好時刻。
第3個D是 Design設計,我們盤點整理組織或者是個人所具備的各種條件,通過排列組合以及放大資源,成為積極變革的核心,在這個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回想我們有過的巔峰經驗是什麽,過濾哪些巔峰經驗可以成為今日成長的養分,我們要如何運用這些養分再創下一個巔峰。
第4個D是實現 Destiny,是你要達成的目的,在組織變革或是改善績效的過程中,我們都要非常確切的知道我們所要樹立的希望,達成的願景,有前瞻性的組織,可以預測即將面臨的挑戰或者是困難,透過實踐計劃的能力,架構解決方案,建構一個理想的未來。
欣賞式的探詢,有人也稱之為肯定性的探詢,是一種變革的管理方法,首先著重分析,探討我們成功的優勢是什麽,利用成功的巔峰經驗,著重問題,幫助我們排除障礙,欣賞性的探詢,能夠鼓勵員工之間積極性思考,產生互動連接的信賴關系,當你要跨越下一個考驗的時候,可以試著問自己幾個問題:
第1個問題,我甚麼事做得最好?
第2個問題,讓我成功的原因?可以運用在那些其他的目的?
第3個問題,我怎麽知道我的表現是傑出的?
第4個問題,為什麽這樣的目標值得我投入時間跟精神去達成?
通過這幾個方式發現問題,想象問題,設計問題以及提出問題,用積極的方式面對挑戰,排除困難,將讓組織跟個人的發展更加出色
有成就動機的人,他的目標感非常的強烈,他們工作勤奮,從逐步還有績效的成就達成之中,獲得到極大的滿足,愛因斯坦說過在天才和勤奮之間,我毫不猶豫的會選擇勤奮,它幾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化劑,愛因斯坦的這一段話很清楚的指出了有成就特質的人,從勤奮及達成目標的過程中獲取巨大滿足。你如果喜愛自己的價值,那麼你就要為世界創造價值,一個人的價值常常是來自於他貢獻了什麼,而不是來自於他獲得了什麼,成就是執行力的一種,成就型的人充滿充沛,總在忙碌還有創造的執行過程當中,獲得滿足,所以他們會非常享受,到達終點也就是完成一件事情的快感,他們熟悉達成目標的步驟,喜歡自己能夠控制前進方式的自在感。
成就動機的人也會非常有彈性,因為目標清晰,所以在過程當中他們很樂於啟動所有必要的改變,因為過程不是他們所在意的,甚至達到結果的這種成就,那麼這個特質可能有什麼樣的盲點呢?
有時候Achiever成就感強的人,他們會過多專注工作的事實,而忽略對人的關注,這個時候要如何適當分配收益,除了照顧好工作,還能夠關注滿足人的需要呢?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人際關係,視為設定的目標來進行管理,而且要有很清楚的KPI原則,比如說你在一個禮拜當中要規劃多少時間專注於家人身上,或者你要安排什麼人協助你在工作中關心周圍的人重要行程,安排安排慶生活動等等,把它當做一個要執行的目標來規劃並實現。
對於成就感的人來說,有幾個行動方案可以作為提醒,有助於你在成就的特質上,充分發揮效率。
首先第1個就是可以跟隨有紀律特質或專注型的人成為工作的伙伴,因為紀律特質的人做事情發生一個模式,他們非常規律,按部就班並且堅持不懈的前進,在行動的過程當中不會因為有其他的事情被分散關注,對於人對事情的優先順序,能夠有很清楚的系統歸類,所以它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當成就的人跟紀律或者是專注特質的人成為工作夥伴時,就能夠很有效率的利用時間跟收益。
第2個行動上的建議就是當你完成了一件事情,要進行下一個任務的時候,要先留些時間給自己慶祝,因為我們常常習慣埋頭苦幹,沒有時間慶祝,甚至只是自己一人小小的成就也不要忘記要拍自己的墳墓,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動能,可以不斷的帶給你自己正面的能量,繼續前進。
對於工作的擴展和目標的使命感,必須配合人生的優先順序。帶來幸福感的元素有很5個層面,其中包括工作,健康,財富,人際關係以及社群的投入,唯有這些元素都能夠妥善的保持均衡的時候,你才會產生幸福滿足感。能夠適當調整優先目標,這是成就激勵的人要不斷思考的一個問題。
Achievers are individuals who possess great stamina and energy. Achievers work hard, finding joy in having tasks on hand to keep them productive and busy. They derive great satisfaction from crossing the finishing line and completing a race.
When working, achievers like to have the freedom of setting their own pace. However, they are also flexible workers. Achievers excel at initiating and managing any necessary change.
立志,工作,成就是人類活動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業的大門,工作是實現目標的旅程。這段旅程的盡頭,有成功在等待著你ㄧ起慶祝你努力的成果。想要有效追求「成就」,可以透過以下幾個問題來反思:
1. 你如何衡量或追蹤一天完成的事項?
2. 實現你人生目標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這些挑戰該如何分散到你每天可以完成的任務中,一一面對?
3. 您想要留下的傳奇是什麼? 你要做什麼才能夠達成?
4. 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你確認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5. 未來你希望如何慶祝你的成功,和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