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洛普Q12測評:員工敬業度對企業為什麼重要?

蓋洛普Q12測評:員工敬業度對企業為什麼重要?

蓋洛普 Q12 測評:員工敬業度組織行為分析,為企業帶來什麼影響?

Q12 調查是該研究的關鍵要點

Employee Engagement 調查如此強大最大的原因是,它為您的公司提供了一個能提高銷售、留職率、生產力、盈利能力、客戶滿意評等的發展驗證基礎。我們研究了超過 100,000 多個團隊,以及全球超過 270 萬名員工,以了解員工最需要什麼才能發揮最佳的表現。您從 Q12 中獲得的見解將幫助您的領導者、經理人和團隊專注於對績效結果最重要的議題。

人們使用 Q12 調查的三大原因:

  1. 沒有其他衡量員工參與度的指標像 蓋洛普的 Q12一樣被證明與績效息息相關。
  2. 12 個項目為管理者提供了一個框架,用來與員工進行更積極的對話。
  3. 獲得廣泛的數據庫比較,以了解您在競爭領域中所處的位置。
  1. 我知道公司對我的工作要求
  2. 我有做好我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和設備
  3. 在工作中,每天都有機會做我最擅長做的事情
  4. 在過去的 7 天裡,我因工作出色受到表揚
  5. 我覺得我的主管或同事關心我的個人狀況
  6. 工作單位中有人鼓勵我的發展
  7. 在工作中,我覺得我的意見受到重視
  8. 公司的使命或目標使我覺得我的工作很重要
  9. 我的同事們致力於做高質量的工作
  10. 我在工作單位有一個最好的朋友
  11. 過去的六個月內,有人和我談及我的工作進步
  12. 過去一年裡,我的工作中有機會學習和成長
調查問題:蓋洛普的 12 個項目

蓋洛普已經識別出員工參與度的 12 個基本要素以預測團隊的高績效。他們用於衡量績效,因為它們描述了釋放人類潛力的基本心理要求。

Q1

我知道公司對我的工作要求

 

I know what is expected of me at work.

為什麼這很重要?

明確的期望是員工最基本的需求。 強烈同意他們的工作描述與他們所做的工作一致的員工,比其他員工敬業度可能高於 2.5 倍。

員工需要理解他們工作的基本架構,而不僅限於他們的工作描述。 在許多情況下,員工要為與他們的工作描述不符的工作負責,這會讓他們在每天努力完成工作,和做決定時感到困惑和沮喪。

為什麼這個數字重要?

全球二分之一的員工強烈同意他們知道在工作對他們的期望。 通過將該比率提高至百分之八十,組織可以實現員工更替減少 22%、安全事故減少 29% 和生產力提高 10%

什麼是最好的狀況?

第一個要點最大的障礙是,經理人認為這句話很簡單,這意味著當他們的員工不同意這個要素時,他們有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如果人們不知道期望是什麼,我就告訴他們。但幫助員工了解經理人和組織對他們的期望,需要的不僅僅是告訴他們該做什麼。

最有效率的經理人能定義和討論,對每個員工明確和隱含的期望。他們描繪想像出色表現的樣式,並幫助員工認識到他們的工作如何影響他們的同事、業務領域和整個組織的成功。

Q2

我有做好我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和設備

 

I have the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I need to do my work right.

為什麼這很重要?

在這 12 個元素中,有材料和設備來做好工作的人是工作壓力的最強影響指標。

儘管該聲明具有功能性質,但該要素衡量的是物質資源需求和雇主與僱員之間的潛在障礙。 員工對他們的經理人或組織感到沮喪,因為他們創造了似乎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和期望。

為什麼這個數字重要?

全球三分之一的員工強烈同意他們擁有正確完成工作所需的材料和設備。 通過將該比率翻倍,組織可以實現盈利能力提高 11%、安全事故減少 35% 和工作品質提高 28%

什麼是最好的狀況?

材料和設備不僅僅是工具清單。 它包括員工完成工作所需的有形和無形資源。 在當今的工作環境中,信息和授權通常與技術和辦公用品一樣必要。

最有效的管理者不會假設他們的團隊需要什麼。 他們詢問並傾聽員工的需求,並在必要時倡導這些需求。當他們無法完全滿足請求時,會想辦法充分使用團隊的獨創性和才能。

Q3

在工作中,每天都有機會做我最擅長做的事情

 

At work, I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do what I do best every day,

為什麼這很重要?

對於管理者和組織而言,最有效的策略之一是讓員工有機會發揮他們的天賦才能、以及他們的技能和知識。這影響員工是否要尋找新工作,缺少個元素常常是員工離職的主要原因之一。當人們每天在工作中做他們最擅長的事情時,他們工作的組織就會自然而然提升員工吸引力、敬業度和留職率。

為什麼這個數字重要?

全球三分之一的員工強烈同意他們每天都有機會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通過將該比率翻倍,組織可以實現客戶參與忠誠度得分提高 6%,盈利能力提高 11%,員工流動減少 30% 和安全事故減少 36%

什麼是最好的狀況?

成功的管理者要能個別性地了解他們的員工,並給予他們機會應用他們最自然的天賦,也就是他們的才能。 經理人能與每位員工討論他們的獨特價值,並在可能的情況下作出調整,與團隊成員識別的優勢保持一致。 最好的經理人知道他們的員工在哪些方面表現擅長,並為他們定位,提升敬業與員工參與,並為組織提供最大價值。

Q4

在過去的 7 天裡,我因工作出色受到表揚

 

In the last seven days, I have received recognition or praise for doing good work.

為什麼這很重要?

表現優秀的員工很難找到。 一旦組織僱用了他們,就需要確保這些員工覺得他們的工作和貢獻受到重視,否則他們可能會面臨離職的風險。 認為自己沒有得到充分認可的員工表示他們將在明年辭職的可能性是其他員工的兩倍。

工作場所經理人的認可會激勵員工,提供成就感,並使員工感到自己所做的工作受到重視。 表揚還會能向其他員工展現,關於成功是什麼樣子的信息。

為什麼這個數字重要?

全球四分之一的員工強烈同意他們在上週的出色工作中獲得了認可或表揚。通過將該比例提高到十分之六,組織可以實現 28% 的質量改進、減少31% 的缺勤率和 12% 的資源耗損率。

什麼是最好的狀況?

有效的領導者會創造一個讚賞認可度很高的環境,並鼓勵來自不同來源的表揚。 優秀的管理者會了解每個人喜歡被認可的方式,他們並會及時並經常認可他們實現目標並表現卓越的績效。 還能解釋為什麼他們的表現對企業的重要性。

Q5

我覺得我的主管或同事關心我的個人狀況

 

My supervisor, or someone at work, seems to care about me as a person.

為什麼這很重要?

員工需要知道他們不僅僅只是一個數字。 他們需要知道有人能將他們作為一個人來關心,其次才是作為員工來關心他們。 參與的第五個元素似乎是軟性方面的管理,但當人們在他們感到安全的環境中工作時,才會有的成果回報的關鍵因素。

他們更有可能嘗試新想法、分享信息並在工作和個人生活中相互支持。他們準備好信任他們的經理人和組織,並且他們覺得更有能力在工作和個人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也就是說,他們更有可能成為雇主的擁護者。

為什麼這個數字重要?

全球十分之四的員工強烈同意他們的主管或工作中的某個人似乎以一個人的角度關心他們。 通過將該比率翻倍至十分之八,組織可以將客戶參與度提高 8%,將安全事故減少 46%,將缺勤率減少 41%

什麼是最好的狀況?

很少有經理人會採取明確的行動來滿足這種員工的需求,因為關心別人是不可能透過製程完成。 但成功的經理人能將員工視為個體,認可成就表現,持續績效對話,進行正式評估,或以上全部的做法,最重要的是尊重員工。

這些行為營造了一個讓員工嘗試新想法、分享信息、探索發展機會以及在工作和個人生活中相互支持時感到安全的工作環境。

Q6

工作單位中有人鼓勵我的發展

 

There is someone at work who encourages my development.

為什麼這很重要?

蓋洛普數據顯示,缺乏發展和職業成長是員工離職的第一大原因。發展是員工在被雇用時所期望的一個不成文社會價值觀。

然而,個人和職業成長並不是憑空發生的。這需要努力和關注力。員工需要獲得他們職業生涯展方向的協助,無論是通過支持、教練、養護、曝光度、知名度還是提供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任務。

為什麼這個數字重要?

全球十分之三的員工強烈同意工作中有人鼓勵他們的發展。 通過將該比率提高到十分之六,組織可以將客戶參與度提高 6%,將盈利能力提高 11%,將缺勤率降低 28%

什麼是最好的狀況?

關於這種鼓勵元素的一個常見誤解是發展意味著晉升 事實不然, 晉升是一次性事件。 發展是一個了解每個人獨特的才能和優勢,並找到允許員工應用那些才能角色、職位和項目的過程。

優秀的經理人通過識別成功和失敗的表現來指導員工,激勵他們超越他們認為自己能做的事情,將他們可以幫助發揮潛能的指導者聯結,並讓他們對自己的表現負責。

Gallup Global Strengths

Q7

在工作中,我覺得我的意見受到重視

 

At work, my opinions seem to count.

為什麼這很重要?

隨著組織接受他們面臨前所未有的環境變化、競爭增加、自然成長衰退的事實,經理人和領導者必須了解平靜的日子正在迅速消失。 沒有領導者或經理人可以獨自戰鬥,他們也沒有所有的答案。 鼓勵員工參與敬業的影響因素變得極其重要,也可以用來衡量員工的價值和貢獻感。

為什麼這個數字重要?

全球四分之一的員工強烈同意他們的意見在工作中很重要。 通過將該比率翻倍,組織可以實現員工離職率減少 22%、安全事故減少 33% 和生產力提高 10%

什麼是最好的狀況?

尋求並參考個人的意見有助於做出更明智的決策,並鼓勵員工產出對業務成果產生積極影響的新想法。最好的經理人會促進公開對話,並就員工的意見和想法提供誠實的反饋,支持好的想法並解決不可行的想法。優秀的管理人會創造反饋循環,讓人們覺得他們積極參與了決策過程。

Q8

公司的使命或目標使我覺得我的工作很重要

 

The mission or purpose of my company makes me feel my job is important.

為什麼這很重要?

缺乏員工參與敬業的實質要素,例如工作明確性、適當的設備和資源、符合個人才能的工作、一致性的反饋,都會給生產力帶來真正的障礙,企業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員工需要這些元素來做好他們的工作。但對於第八個元素則不是這麼容易明白。

這是一種嚴格的情感性需求,而且是一種更高層次的需要,當員工在不知道他們的工作如何促進更宏大計劃發生的情況下,他們無法激勵自己去極大化他們能做的所有事情。 數據顯示是企業正在發生普遍的現象。

如果一份工作只是做工作,那麼他們在哪裡做工作就變得無關緊要。但員工希望他們的工作有意義。事實上,對於千禧一代來說,這個因素是驅動留職率的最強大因素之一。

為什麼這個數字重要?

全球三分之一的員工強烈同意其組織的使命或宗旨使他們覺得自己的工作很重要。 通過將該比率翻倍,組織可以將缺職率減少 34%,安全事故減少 41%,並將工作品質提高 19%

什麼是最好的狀況?

許多領導者和管理者認為,將組織的使命宣言貼在牆上就足以讓員工感受到這種聯繫。 但它其實是不夠的。

領導者必須確保組織的使命和目標是明確的,並與員工的實際體驗保持一致性。 經理人在幫助員工了解他們的角色和日常任務如何為組織的使命做出貢獻的議題上,發揮重要作用。優秀的管理者需要不斷為員工創造機會,慶祝關於組織實現其目標的使命時刻和分享故事。

Q9

我的同事們致力於做高質量的工作

 

My associates or fellow employees are committed to doing quality work

為什麼這很重要?

相信員工對工作品質的共同承諾,對於出色的團隊績效至關重要。 隨著工作變得更加相互關聯、相互依賴和項目的合作關係,這一個要素顯得至關重要。

團隊中表現差的人拉低了團隊的標準。 有 6 1 的比例,人們對於有能力但不努力的同事,比對努力嘗試但能力不足同事,更不滿意。

為什麼這個數字重要?

全球三分之一的員工強烈同意,他們的員工致力於產出高品質的工作。如果能將這個比率翻倍,組織可以實現減少31% 的員工替換率和缺勤率,提高 12% 的利潤,以及增加 7% 的客戶忠誠參與度。

什麼是最好的狀況?

員工需要處於相互信任和尊重彼此,一起努力和創造成果的環境中。這始於對工作標準和團隊期望的深刻意識。

傑出的管理者不會袖手旁觀,看著他們的團隊品質被侵蝕。他們建立明確的績效標準,讓員工承擔責任,並通過認可和分享出色工作的實例來營造卓越的工作環境。

Q10

我在工作單位有一個最好的朋友

 

 I have a best friend at work.

為什麼這很重要?

我在工作中有一個最好的朋友” 比任何其他 Q12 陳述更容易引起問題和疑問。 但有一個強不可破的事實:它可以預測績效表現。

對員工敬業度和 Q12 元素的早期研究,揭示了表現最佳團隊的員工之間的獨特社交關係。當員工對其團隊成員有深刻的歸屬感時,他們會採取有益於企業的積極行動。如果沒有歸屬感的話,他們可能不會考慮採取這些行動。

為什麼這個數字重要?

全球十分之三的員工強烈同意他們在工作中擁有最好的朋友。 通過將該比率提高到十分之六,組織可以將安全事故減少 28%,將客戶參與度提高 5%,並將利潤提高 10%

什麼是最好的狀況?

最好的雇主認識到人們希望建立有意義的友誼,公司忠誠度就是建立在這些關係的基礎上。 但工作中的友誼需要放在適當的背景下。

管理者不應該試圖製造友誼或讓每個人都成為朋友。 相反,他們應該創造人們可以相互了解的機會。

最好的經理人會尋找機會讓他們的團隊聚集在一起參加活動,鼓勵人們分享關於他們的故事,計劃在不影響客戶服務或其他績效結果的情況下在工作中進行社交互動。

Q11

過去的六個月內,有人和我談及我的工作進步

 

In the last six months, someone at work has talked to me about my progress.

為什麼這很重要?

績效評估是個複雜的任務,包括平衡計分卡、360 度反饋、自我評估和職能評分報告,評量的用法與實際員工績效之間最佳聯繫的關係非常簡單,指的是:在過去的六個月,工作中有人跟我討論過我的進步。

這意味著表現的討論不只是一個正式評估。 對員工而言,重要的是能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工作方式、人們如何看待他的工作、以及未來會如何發展。正式評估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也有很多原因受到普遍的推薦。

為什麼這個數字重要?

全球三分之一的員工強烈同意工作中有人與他們談論他們在過去六個月中的進步。 通過將該比率翻倍,組織可以將安全事故減少 38%,曠職率減少 28%,利潤增加 11%

什麼是最好的狀況?

當經理人能定期檢視員工的進步時,團隊成員更有可能相信他們得到了公平的報酬,也更有可能留在公司,並且將公司推薦給其他人,成為工作好地方的可能性會是其他人的兩倍多。

優秀的管理者會經常與員工就他們的工作方式進行正式和非正式的對話。 簡而言之,他們是教練,提供即時、建設性和激勵性的反饋,以幫助員工取得越來越好的成果。

Q12

過去一年裡,我的工作中有機會學習和成長

 

This last year, I have had opportunities at work to learn and grow.

為什麼這很重要?

學習和成長的慾望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也是保持員工動力所必需的要素。在公司渴望有機會成長,這一個要素也至關重要。

當人們享受成長時,公司就會成長,並且更有可能繼續經營下去。當員工覺得他們有學習和成長時,他們會更努力、保持高效能地工作。

但是當他們必須每天做同樣的事情,而沒有機會學習新知識時,他們很少對自己的工作保持熱情或興奮感。

為什麼這個數字重要?

全球三分之一的員工強烈同意他們在工作中擁有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通過將該比率翻一倍,組織可以將曠勤率減少 39%,安全事故減少 36%,生產力提高 14%

什麼是最好的狀況?

成功的管理者挑戰員工,創造學習機會,並經常詢問員工他們在學習什麼。

除了提供培訓,他們還鼓勵員工學習新技能或找到更好的工作方式。他們與員工討論短期和長期的成長目標,並願意讓員工承擔新的責任和角色。

除了 Q12 個敬業度項目外,要如何 成為一個傑出經理人?我還可以如何問我的員工其他問題?如何強化員工的企業幸福感

雖然這 12 個元素構成了 Q12 的核心調查,但我們還有數十個其他經過測試和驗證的問題來構建這些項目。當您購買一次性 優勢識別測評 或持續訂閱 Gallup Access 時,您可以訪問所有這些問題項目以及更多內容。其他調查問題主題包括員工優勢識別、團隊優勢分析等優勢教練與工作坊的企業培訓資源,歡迎聯繫我們 | 蓋洛普全球優勢教練 國際華文策略夥伴 Gallup Global Licensed Partner

成為蓋洛普認證全球優勢教練

Become Gallup Certified Global Strengths Coach
高潛力人才發展計劃的 6 個關鍵點

高潛力人才發展計劃的 6 個關鍵點

培養頂尖人才是昂貴的投資

想像一家擁有 5,000 名員工的中型公司,並假設其中 5% 被視為高潛力領導者(通常稱為 HiPos)。 2018 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大多數公司平均花費 4,000 美元和 39 個小時來培養這些高潛力領導者。這將在你最優秀和最聰明的未來領導者身上將轉化為大約 100 萬美元和 9750 小時的花費。

當人才帶來豐厚的回報時,這肯定是一項值得的投資——但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Gartner 的研究表明,73% HiPo 計劃沒有產生任何投資回報率,因為無論在這些計劃上花費多少金額,人才最終都會離開。

不幸的是,蓋洛普的研究證明,高才華而不敬業的員工離職率,與少才華、缺乏敬業精神的員工的離職率相當。

如果 HiPo 計劃無法產生收入或利潤,它就不值得投資。但蓋洛普的研究和我們與客戶的經驗證明,如果領導者進行六項關鍵的策略轉變,HiPo 計劃可以成為運轉良好的企業與人才雙贏模式。

StrengthsFinder 台灣
關鍵1:從任命到客觀選擇

企業研究論壇的一項研究發現,73% 的全球頂級企業主要根據少數的主觀者任命(通常來自部門經理)來識別決定 HiPos 人選

直接任命下屬來填補高潛力人才計劃是所謂的 宜家效應” 的一個典型例子,人們重視個人幫助創造的事物,是一個認知上的偏見。管理人員可能會不成比例地高度重視他們親自培養的人,這不是一個嚴謹的人才評估方式。

事實上,個人偏好是不夠的,公司需要一種經過科學驗證的預測績效的方法。而且他們需要比現在更廣泛地使用它:如果一家公司的 HiPo 名單主要由來自其總部或前兩、三階管理層的領導者組成,那麼該公司就會忽略大量關鍵的運營人才和未來的領導者。

有才華的人並不總是長期僱員或在組織階級結構中最顯眼的人。

確定誰應該在名單上一樣重要的決定是誰不應該在名單上。 Delphi 方法是一種基於多輪審查和驗證的技術,由一個跨職能的顧問小組所領導,是一種有用的預測工具,可以幫助領導者建立一個一致同意的潛在人才最終名單。重點是,這些對話還應該經過嚴謹檢視、質疑和辯論,為甚麼某些人真的值得在名單上有一席之地。

關鍵2:從任命到試用

HiPo 計劃期間,組織通常會任命參與者執行與公司策略有關或其他重大項目相關的任務。這些作業是展示提案技巧的好方法,但不是真正的領導才能。

原因如下:如果該計劃的一個重要部分涉及向 鯊魚幫 式的高級管理評審團提出想法和任務,那麼領導者很可能會關注個人的表現和反應,而不是實質工作內容。如果他們沒有機會調查參與者任務中最有意義的部分:如何能理解他們的經歷和他們學到的東西。

一個更有啟發性的方法來揭露一個人的才能是給他們一個突破性的經歷

應該仔細選擇試用,並在那個人有限或沒有接觸過的區域中進行。不論個人學到甚麼,即使任務失敗,他們也將從計劃中得到學習。

你已經知道這個人可以做甚麼;他們就是這樣被選中的。您還需要了解 HiPos 如何處理新經驗,以及他們如何利用所學知識應對未來的挑戰。畢竟,未來是不可預測的,我們學習到的可能比我們所知道的更為重要。

關鍵3: 從弱點到優勢

有的時候,人才計劃是圍繞著提升高潛力員工而建立的,檢視他們的弱點和 “機會”,並改進他們不完善的地方,肯定不是一個好的主意。修復弱點頂多能創造平庸,而專注於優勢發展會開發具有無限潛力的領域。

蓋洛普研究發現,基於優勢的發展可以幫助公司實現高達 19% 的銷售額增長29% 的利潤增長7% 的客戶參與度以及減少72% 的流動率。許多 HiPo 項目花費巨大,但對留住頂尖人才的影響不大,這可能是最讓人憂心的統計數據。

磨練優勢而不是修復弱點的真正好處,可以釋放真正的潛力。優勢發展是在人才計劃期間及之後,像是為每個參與者發展領導能力的指南針。冉冉升起的人才應該要能極大化利用他們的優勢來發揮他們的學習風格,領導者和導師應該利用他們的優勢來引導這一個旅程。蓋洛普發現,了解並利用自己的長處的人的工作敬業度是其他人的六倍。管理層在這方面若能發揮著作用,他們在團隊敬業度上至少會產生70%的影響力。

您的頂尖人才的敬業度,是企業無價的資產。

關鍵4:從關在教室裡到持續學習

領導能力發展計劃通常是實體和在線學習以及體驗式培訓的結合。 許多頂尖人才計劃在他們的培訓中增加了關鍵的體驗元素,例如討論、實地考察或在其他公司的學習課程。 這是很好的體驗,但很快就會被忘記。

HiPo 回到工作生活的現實時,即使是密集、高能量和豐富的為期五天的實戰學習,也會在很快淡出他們的記憶。 研究表明,人們在離開教室六天后會忘記 77% 的知識。 參與者需要使用 30 天、60 天和一年的計劃將他們的學習與日常工作聯繫起來,並明確定義反思他們所有學習的結果。

蓋洛普研究發現,高才華而不敬業的員工離職率,與少才華、缺乏敬業精神的員工離職率相當。

管理層可以提供大部分的支持,他們最了解項目參與者的貢獻如何可以極大化。領導人是提供持續反饋和指導的最佳人選,並幫助頂尖人才將他們的學習直接應用於展現績效中。

關鍵5:從孤立的路徑到共享的旅程

也許 HiPo 計劃中最吸引的部分是與一群頂尖人才一起學習。強烈的群體意識和共同目標能鼓舞和激勵人心,如果沒有它,這旅程可能會顯得制式和孤獨。參與者和執行者有時會趁機創建自己的社群,在未來可以依靠這個群體來進行學習和理解他們的集體經驗。

有才華的人並不總是長期僱員或在組織階級結構中最顯眼的人。

因此,如果有人認為像《飢餓遊戲》那樣運行 HiPo 計劃,讓頂尖人才爭奪杆位。會對管理產生長期影響,這是錯誤的觀念。頂尖人才可能非常有競爭力,但是競爭是要面對外部、針對組織的突破,而不是內部競賽。隨著世界趨向遠端作業,學習變得更加虛擬,點對點網絡學習,針對特定業務挑戰的駭客馬拉松,可以為這一共同旅程創造更多機會。而非損人利己的競賽訓練。

Gallup Global Strengths
關鍵 6:從在地到國際化

在高度連結的世界中,領導者需要具有全球思維,因此跨國公司的 HiPo 計劃通常包括來自世界不同區域的參與者。但是擁有全球思維不僅僅只是表面象徵,儘管這對多樣性很重要。全球思維是無國界的,在快速全球化和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學習,對於在快速變化、發展充滿活力的未來,對組織具有準確的觀點至關重要。這是 HiPo 學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個有效的計劃應該培養對世界的好奇心,熟悉不同地區的不同行為,能學習不同地區相互交流的方式,有文化敏感性、多元文化基本培訓、並熟悉社會文化趨勢。目標應該要鼓勵更廣泛的世界觀,並真正讚揚種族、背景和文化取向的多樣性。麥肯錫的研究證明,專注於工作場所文化和團隊多元化的公司,超越競爭對手的可能性會提高 35%。這使多元化和全球思維成為高潛力人才和企業的重要策略。

再次强調,在一個日益充滿活力、競爭和脆弱的商業環境中,企業留住頂尖人才。它與任何業務策略一樣重要。設計一個浪費金錢、時間和人才的計劃太容易了,而創造一個以正確方式成長、管理和培養頂尖人才的旅程並不是那麼困難。

領導者應該盡可能多地關注發展他們的 HiPo,就像他們處理業績的增長和業務需求一樣關鍵。人才發展是一項幾乎可以立即獲得回報的投資,具有無法想像的長期增長潛力。比起無法留住人才的培訓計劃,在你的公司,在你身邊,關注對公司寶貴的資源更好的創造工作幸福感,對企業將更有好處。閱讀原文

聯繫全球優勢認證教練

員工幸福感可以提高工作效能

員工幸福感可以提高工作效能

蓋洛普研究發現:專注發展員工幸福感可以提高企業工作效能

員工幸福感為什麼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Gallup 研究發現,當您員工的幸福感增加時,您的組織將直接受益員工病假減少,績效提高,職業倦怠和離職率也降低了。但是,當您員工的幸福感流失時,組織也會受到不利影響。這是疫情時代企業需要關注的議題。

員工幸福感的重要性

幸福感不佳所付出的代價是什麼?

幸福感的影響遠遠超出人們的感受——它影響員工請病假的次數、工作表現、倦怠和離開組織的可能性。以下是缺乏幸福感產生的代價:

75% 的醫療費,主要來自於可預防的情況

2,000萬美元費用來自於每 10,000 名因工作掙扎而離職員工,重聘與培訓費用

3,220億美元全球營業額和生產力損失,來自於員工職業倦怠

15%至20包括平均自願離職的工資總額成本,來自於員工職業倦怠或缺乏敬業感

好消息是,您的組織可以有因應之道,並採取行動改善員工幸福感。

關於更多員工幸福感

什麼是幸福感?

我們對幸福感採取整體性的評估與改善的方法。不僅是身體健康或飲食良好。這關乎人們的生活一切作息。

幸福感包含了一切對我們很重要的事情以及我們的生活體驗。

幸福感評估

Gallup Net Thriving 蓋洛普幸福感衡量,在過去幾年,有系統的追蹤企業員工的抗壓與幸福感發展的影響。

我們的目標是探索並量化最佳生活可能性與替代性之間的差異。我們制定了一個可用於评估員工身陷痛苦,努力掙扎或是欣欣向榮的幸福感指標:Gallup Net Thriving

Gallup Licensed Partner
Gallup Net Thriving

是國家的 另一個 GDP” 或組織的 另一個股票價格。就像股票價格可以顯示當前和未來收益,Gallup Net Thriving 可以評估您的員工當前和未來的應變能力。

Gallup Net Thriving 源自於一個簡單,兩部分組成的問題,將人們分類為三個幸福感類別:

  1. 欣欣向榮:對目前的生活和未來五年抱持積極正面看法的人
  2. 努力掙扎:在目前的生活中掙扎,對未來抱有不確定或消極看法的人
  3. 深陷痛苦:抱怨生活很悲慘,對未來持負面看法的人
五個幸福感的要素

讓生活欣欣向榮所需的五個共同要素是什麼?

我們與卓越的經濟學家、心理學家和其他科學家合作,研究了世界 98% 以上人口的幸福感。要擁有欣欣向榮的幸福生活,人們在生活領域內可以努力的五項共同要素。

我們發現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其他四個因素的基礎就是:職業幸福感

我們知道敬業的員工會產生超乎預期的好成果,但蓋洛普最近發現,那些在生活中顯得消極的敬業員工是較為脆弱並會給您的組織帶來風險。

將消極的敬業員工與敬業且士氣高昂的員工進行比較,那些消極的員工會帶來以下風險:

61% 

更有可能經常經歷倦怠

48%

更有可能有出現每日壓力

66%

更有可能出現每日憂慮

2x

更有可能出現每日悲傷和憤怒

Wellbeing

這種關係也是相互的。如前所述,職業幸福感是其他幸福感元素的基礎。員工敬業度是職業幸福感的最大驅動力。

沒有一個好工作和一份充實的事業,就沒有動力。

當組織有意同時增加幸福感和敬業度時,其效果是相加的,對員工和企業成果都有利。 聯繫優勢教練

Wellbeingatwork
優勢教練夥伴關係

培養您組織的整體幸福感文化。

儘管組織對員工幸福感計劃進行了大量投資,但矛盾還仍然存在。在被問到組織是否關心員工的幸福感時,幫助您的員工自信地回答 

我們與您的組織合作創造工作幸福感教練,透過優勢利基的發展,以幫助您的員工和您的業務同時與您組織獨特目標、品牌和文化達成一致。

研究發現,低於

50%

的企業工作人相信他們的組織關心他們的幸福感。

優勢教練的方法

1. 診斷需求

我們幫助您識別幸福感機會並了解每個人的天賦優勢如何創造幸福感、認識基於優勢發展績效表現與效能之間的聯繫。

2. 教練培訓

我們幫助您優先設計符合員工需求的幸福感計劃,並得到七種幸福感催化劑的支持。

3. 啟動行為改變

我們幫助您為員工裝備知識和工具,以便更全面地認識幸福感,並為你們和團隊創造行動計劃。

七種幸福感的催化劑:陪伴員工一起提升幸福感 Wellbeing at Work

優勢教練可以用來支持和改變員工幸福感行為的七種催化劑。每一種催化劑都可用於處理和支持員工的幸福感五要素。

1. 發展:您的發展計劃是否包括幸福感的目標?

2. 認可:您是否分享和慶祝成功的幸福感?

3. 溝通:你的信息,尤其是來自領導和經理的信息,是否符合高績效和積極正面的文化?

4. 激勵:他們是否激勵參與有意義成果的活動?

5. 行為:他們是否建立對積極正面文化和的改變行為的認知?

6. 規則和準則:他們是支持還是反對發展幸福感五要素?

7. 設施:是否容易在辦公室自由走動、看到戶外和同事?

 

Gallup Wellbeing

員工心理健康狀況如何?

所有組織都應該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這在令人不安的社會趨勢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美國。” — 工作幸福感,2021

心理健康是多方面的,對不同的組織可能意味著不同的意義。我們研究了各種工作場所和生活元素,並預測未來心理健康相關的狀態。例如,我們知道:

  • 積極參與的工作文化可預見較低的抑鬱和焦慮事件的產生。
  • 幸福感五要素可預見日常情緒和處於高昂、掙扎或痛苦的狀態。

蓋洛普相信具有經理人核心能力的有意識發展,與優勢教練合作或具備能力將可以幫助組織發展工作場所文化,降低壓力和憂慮等心理健康相關因素的風險。

在迫切追求應變能力、心理健康並最終實現正面積及文化的過程中,

結合工作中的優勢和幸福感可能是最具變革性的治療方法。

——吉姆·哈特,博士 Jim Harter

Gallup Licensed Partner
Gallup Global Strengths

聯繫全球優勢認證教練

StrengthsFinder #1 – Achiever 成就幸福感的5個元素,有志者事竟成

StrengthsFinder #1 – Achiever 成就幸福感的5個元素,有志者事竟成

StrengthsFinder – Achiever 成就幸福感的5個元素,有志者事竟成

有成就動機的人,他的目標感非常的強烈,他們工作勤奮,從逐步還有績效的成就達成之中,獲得到極大的滿足,愛因斯坦說過在天才和勤奮之間,我毫不猶豫的會選擇勤奮,它幾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化劑,愛因斯坦的這一段話很清楚的指出了有成就特質的人,從勤奮及達成目標的過程中獲取巨大滿足。你如果喜愛自己的價值,那麼你就要為世界創造價值,一個人的價值常常是來自於他貢獻了什麼,而不是來自於他獲得了什麼,成就是執行力的一種,成就型的人充滿充沛,總在忙碌還有創造的執行過程當中,獲得滿足,所以他們會非常享受,到達終點也就是完成一件事情的快感,他們熟悉達成目標的步驟,喜歡自己能夠控制前進方式的自在感。

成就動機的人也會非常有彈性,因為目標清晰,所以在過程當中他們很樂於啟動所有必要的改變,因為過程不是他們所在意的,甚至達到結果的這種成就,那麼這個特質可能有什麼樣的盲點呢?

有時候Achiever成就感強的人,他們會過多專注工作的事實,而忽略對人的關注,這個時候要如何適當分配收益,除了照顧好工作,還能夠關注滿足人的需要呢?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人際關係,視為設定的目標來進行管理,而且要有很清楚的KPI原則,比如說你在一個禮拜當中要規劃多少時間專注於家人身上,或者你要安排什麼人協助你在工作中關心周圍的人重要行程,安排安排慶生活動等等,把它當做一個要執行的目標來規劃並實現。

對於成就感的人來說,有幾個行動方案可以作為提醒,有助於你在成就的特質上,充分發揮效率。

首先第1個就是可以跟隨有紀律特質或專注型的人成為工作的伙伴,因為紀律特質的人做事情發生一個模式,他們非常規律,按部就班並且堅持不懈的前進,在行動的過程當中不會因為有其他的事情被分散關注,對於人對事情的優先順序,能夠有很清楚的系統歸類,所以它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當成就的人跟紀律或者是專注特質的人成為工作夥伴時,就能夠很有效率的利用時間跟收益。

第2個行動上的建議就是當你完成了一件事情,要進行下一個任務的時候,要先留些時間給自己慶祝,因為我們常常習慣埋頭苦幹,沒有時間慶祝,甚至只是自己一人小小的成就也不要忘記要拍自己的墳墓,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動能,可以不斷的帶給你自己正面的能量,繼續前進。

對於工作的擴展和目標的使命感,必須配合人生的優先順序。帶來幸福感的元素有很5個層面,其中包括工作,健康,財富,人際關係以及社群的投入,唯有這些元素都能夠妥善的保持均衡的時候,你才會產生幸福滿足感。能夠適當調整優先目標,這是成就激勵的人要不斷思考的一個問題。

Why are achievers especially hard workers?

Achievers are individuals who possess great stamina and energy. Achievers work hard, finding joy in having tasks on hand to keep them productive and busy. They derive great satisfaction from crossing the finishing line and completing a race.

When working, achievers like to have the freedom of setting their own pace. However, they are also flexible workers. Achievers excel at initiating and managing any necessary change.

立志,工作,成就是人類活動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業的大門,工作是實現目標的旅程。這段旅程的盡頭,有成功在等待著你ㄧ起慶祝你努力的成果。想要有效追求「成就」,可以透過以下幾個問題來反思:

1. 你如何衡量或追蹤一天完成的事項?

2. 實現你人生目標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這些挑戰該如何分散到你每天可以完成的任務中,一一面對?

3. 您想要留下的傳奇是什麼? 你要做什麼才能夠達成?

4. 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你確認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5. 未來你希望如何慶祝你的成功,和誰在一起?

StrengthsFinder #2 – Activator 行動是改變的開始,踏出影響的步伐

StrengthsFinder #2 – Activator 行動是改變的開始,踏出影響的步伐

甚麼具有行動天分的人,能藉著化思考為行動而讓事情達成?

行動類型者能夠劍及履及,反應快速。他們看重啟發,創造動力,對於無行動力的人事感到不耐煩。他們是啟動緊急意識的催化劑。他們要求少點討論,多點行動。

行動是改變的開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踏出影響的步伐,威•赫茲裏特說,偉大的思想只有付諸行動才能成為壯舉。而我們的行動是唯一能夠反映出我們精神面貌的鏡子。對於行動的人來說,最大的擔憂或者是危機就是無所行動,只有通過行動才能夠做出決定並且展現價值。

為什麽具有行動天分的人能夠借著把思考轉換成行動,而讓事情順利達成?行動類型的人相信,劍及履及,他們反應快速,看重啟發性,創造力,動力,對於缺乏行動力的人,有時候會感到不耐煩,他們是啟動緊急意識的催化劑,具有行動特質的人要求少一點討論,多一點行動。行動天分的人有時候有一些盲點,如果他們未看先跳,在事情沒有看清楚之前,就魯莽行事采取動作要怎麽辦呢?有三種方案可以幫助有行動特質的人,采取具有意義和效率的行動。

首先,選擇跟具有戰略天分,或者是分析天分的人成為夥伴,戰略的人知道如何讓事情推動的不同方案,而具有分析能力的人,能夠看到事情的優勢劣勢機會點及問題點,采取有意義的行動。

第2個方案是尋找從計劃,決定開始到執行,能夠獨當一面的工作,行動力的人希望想到就開始行動,所以如果能夠從計畫、決策到讓它發生的執行都能夠有決定權,這樣的工作會帶給行動力的人獲得更大的成就感。

第3是在團隊工作中能夠善加應用自己的強項,擔負起能夠啟動行動的責任,就像觸媒一樣,能夠激發熱情,讓團隊動起來。

不成熟的行動類型者,他們遇到的瓶頸是,在推動工作時很容易顯得焦躁,沒有耐心。而成熟的行動者,知道在推動工作時如何熟練要領,發揮行動者的影響力。

行動類型的人手腳並用,他們相信,行動至上,無可取代,而思維類型的人是用腦,他們相信的是思考至上,別無選擇。所以你可以發現不同特質的人,所發揮的表現也是不同的。

什麽是行動力呢?行動力指的是願意不斷的學習思考,養成習慣跟培養動機,進而獲得創造成功結果的行為能力,行動力是一種影響力,同時能夠突破自己,實踐自己想做而不敢去做的事,或者是自己認為能力不足的事。行動力的人能夠制定計劃,下定決心努力去實現,具有行動力的人,他行為的主動性很高,也具備一定的冒險精神,傾向於不斷的嘗試,在做的過程當中學習而且提升自己的價值,對於工作的未知因素,行動力的人並不會感覺畏懼或者是困難,他們不怕挫折,也不擔心不確定性,他們相信自己的行動。具備行動力的人有幾種特質,如果你希望在生活跟工作中發揮行動力展現影響力,這幾個特質是可以不斷鍛煉的。

首先是主動性,如何主動的接受工作任務,積極的跟主管同事和部屬商討工作中的機會點問題點並尋求解決方案和對策。

第2個特質是推動力,在面對工作或任務的時候,行動型的人傾向於立即采取行動,以自己的行動帶領工作的進展,從每一個行動當中學習經驗。

第3個特質是冒險性,行動力的人更傾向於用嘗試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很多事情先試試看再說,願意在做的過程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怕困難跟挫折,並且勇於承擔責任跟行動的後果。

第4個特質是自信與堅持,行動力強的人相信自己能夠把工作做好,有能力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具備堅毅不拔的意志力。

How do Activators turn thoughts into action, and ‘make things happen’?

Activators are able to work fast and work vigorously, and can respond quickly. They are talented in ‘making things happen’,

People exceptionally talented in the Activator theme can make things happen by turning thoughts into action. They are often impatient.

Activators are able to hit the ground running. They value initiation, create momentum, and are often impatient with inactivity. They bring a catalytic sense of urgency, need less discussion, more action.

一個人是否能夠長期擁有行動力,除了天賦之外,還受到以下的4個因素的影響,你可以想想看這些因素,是不是經常影響你的具體行動和決策過程。影響的因素有4個        :

第1個就是什麽是你的動機,你的動機水平如何?動機是成功的關鍵因素,有成就的人在某些事情上擁有比其他的人更持久更強烈的動機,動機一般可以分為4種,並且用不同的方式影響我們的行為,驅動我們產生改變。

動機有內在跟外在,另一個主線是正向跟反向的動機,我們接下來來談一談這4種動機:

第1種是內在產生正向的動機,它是我們發自內心鼓勵我們做出積極行動的動機,比如說面對的挑戰來自於自己跟外在的期待,對於工作,或者是人的激情,對於事情,或者是心情的滿足感,自我的認可,以及讚賞,他們往往能夠帶給我們內心的成就感價值感,使我們完成和鞏固整個行動改變的過程

第2種外在正向的動機,被外在環境的好處所驅動,比如說別人的欣賞跟承認,別人的讚賞跟鼓勵,有經濟上的獎勵,他可能會帶給我們行動的改變,透過這種獎勵我們產生了成就感,但是這種影響力往往是短暫的,你可能以為獲得了這些外在的影響,會讓你感受到快樂,但是事實上這些影響的範圍是狹隘的,我們常常以為買了好車好房或是進了好學校就可以帶給我們快樂或是幸福感。但是根據研究顯示,這樣子的幸福感或是快樂所持續時間都是有限的,你的行為動機能不能夠持續,取決於外在是否有不斷的獎勵或者是好處,但要註意的是來自於外在的東西,易於型成習慣,進而對外來的獎勵感到麻木,使得動機失去推動力。

第3種是內在的反向動機,是受到內心負面的感覺所驅動,比如說感覺受到威脅,害怕失敗,空虛感跟不安全感等等。內在反向動機可能會帶來一些行為的改變,但是卻也有覆發的可能,比如說,我們戒菸是因為擔心抽煙會帶來肺部的疾病,這是一種內在反向的動機,我們可能會因為這樣改變了抽煙的行為,可是這個動機不是來自於內在正向的驅動,可能隔一陣子,就會故態復萌又抽起菸來。

第4種動機是外在反向的動機,也就是被外界的不良因素所驅動,負面的情緒所感染,比如說被別人輕視、經濟或者是人際關系上的壓力,來自於重視的人的抱怨和情緒壓力,不穩定的生活型態等等,這些也都會讓人產生改變的驅動力以獲取成功,,但它也有可能進入覆發的階段,因為是被外在逼著做出的改變,只要是被逼迫的改變都很容易轉回原形。

所謂的動機水平是衡量一個人是不是擁有長期行動力的因素。

接下來我們來談第2個因素,稱之為自我管理的水平,自我管理指的是一個人有多大的程度,感覺到自己有主導管理各項功能的主權,這個內在與正向的東西息息相關,當一個人自我管理感強烈,將更能夠接受挑戰,擁有更高的自我價值感和成就感,因為自我管理感強的人覺得自己能夠為自己的生活跟生命做主,如果能夠自己選擇要完成的任務,你便很容易在這個任務上面產生成就感,如果這個工作和任務是被迫接受的,那麽就算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也不會帶來相對的價值感。

第3個,能夠影響長期行動力的因素,就是目標導向,行為的系列相關技術。行動力還涉及到一系列的技術,比如說事件的管理、目標的拆解策略、以及階段性的評估能力,如果在行動過程當中,因為不擅長這些目標技術,而導致行動能力降低,產不出結果,將很容易耗損精力,半途而廢。所以人們若要提升自己的長期行動力,或是持續的升高自己的努力水平,要有意識的訓練自己,熟練目標推動的知識以及技能,讓目標容易實現。

第4個成功的因素是要養成對自己正面鼓勵的訓練,每一個人都需要被讚賞,我們采取行動,不斷的提升知識與技能,讓生活跟工作因為行動產生結果,這是一個正面的行動力循環,當產生正向的關聯時,我們能夠讚賞自己的行動力,如此行動力就容易產生長期的持續性以及影響力。 檢視掌握成功的因素,讓行動產生影響力,成為邁向成功的觸媒。

StrengthsFinder #3– Adaptability 適應坐看雲起時,活在當下隨遇而安

StrengthsFinder #3– Adaptability 適應坐看雲起時,活在當下隨遇而安

適應的人能夠活在當下,隨遇而安,比爾蓋茨說「生活是不公平的,我們要去適應它」,吉姆梅爾也說,「最高明的處世原則不是妥協而是適應」。「適應」特質的人生活能夠達到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悠閒境界,為什麽他們能夠隨遇而安,如同河流一樣能順勢而為?有適應特質的人喜歡做一個活在當下的人,也有意願跟隨領導者,邁向改變。他們能夠迅速調整,並且對環境作出回應。如果適應的人,出現毫無方向感的盲點,那這時候怎麽辦呢?這裏有三項行動方案:

第一,與擅長規劃的人搭配,比如專註、戰略,信仰這樣類型的人合作,他們能夠幫助你確立遠程的目標,讓你發揮所長並能處理每日的改變。

第二,要避免擔任需要組織架構和預測判斷的角色工作,或者是有意識的使用其他特質或與人合作,來達成組織跟角色上的需求。

第三,別為了你怡然自得的性格感到遺憾,相反的要幫助其他人了解,如果錯過了此時,美好的經驗將一去不覆返,所以如何活在當下,享受當下,是適應類型的人可以提醒而且帶給其他人的價值。

但過分運用適應特質也是一個盲點,未成熟的適應類型者,專註的時間可能很短,而成熟的適應類型者,具有敏銳及時的洞察力,有助於快速作出決定。

適應類型的人喜歡日新月異,而紀律類型的人喜歡日日如一。身處於無法預期未來變化的狀況下,我們也要練習能夠活在當下的適應力。

「秘密」的作者朗達.拜恩的第二部著作「力量」,這本書就建議我們每一天盡可能去愛,而如何去愛呢?你可以挑出喜歡的事物,並且感受他們。就像走在街上時從別人身上尋找你喜歡的事物,走進店裏尋找你喜歡的東西,去尋找你每天可以讚賞的事物,比如說我愛那一個人的笑容,我愛那一個人的發型,我愛那一套衣服,我愛那一個味道,每一天盡可能去愛。

另外試著從各種情境挑出喜歡的事物,並且感覺到他們。讓你的心變得敏感,有覺察力,比如說我喜歡這首歌,我喜歡聽到這樣的好消息,我喜歡我住在城市裏舉辦的節慶活動,傳達出你對情境的喜愛。

再來就是列下清單寫下你所愛的人、事、物,剛開始你可能每一週練習1-2次,然後2天一次,甚至於接下來可以練習每一天,都盡可能的列出你所喜歡的東西,從食物,衣服,書籍,電影,餐廳到城市,國家,也包括你喜歡的人,你喜歡的顏色,店家,你喜歡的人格特質,你喜歡的花、植物、樹,空氣,陽光等等。透過這樣的練習來強化你的幸福感,幸福感指的是人類基於對自身的滿足以及安全感,從主觀產生一系列的歡喜跟愉悅的情緒,人們對於幸福的追求方式,往往是影響人們獲得幸福感的因素。

幸福一般可以分為三個層面,第一是由外界標準來界定的幸福,比如你看到了別人擁有豐富的物資財富,或者是某方面取得了成功,就會說她是一個幸福的人。

第二是以內在的情緒體驗界定的幸福,快樂是幸福生活的開始和目的,幸福生活是我們天生最高的善,我們的一切取舍都是以能不能帶來快樂而出發,因為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得到快樂。

第三個角度是以個體自我評價所界定的幸福。這種標準,是根據你自己來界定對於生活質量的評價。蓋洛普的幸福感研究報告,將幸福區分為5個區塊,第1個元素是職業的幸福感,你是不是愛你每天所做的工作,第2個是社交關系的幸福感,你是不是在生命當中有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第3個是財務的幸福感,你如何有效的管理經濟狀況,第四是健康的幸福感,你有很好的經歷以及健康的身體,第5個是社群關系的幸福感,你是不是在你所住的區域或國家,與你周圍的人產生互動的融合關系。

工作、關系、財務、健康以及社群,當我們在那些關系到美好生活跟成功事業上的因素,能夠做出最好選擇的時候,我們就會有強烈的幸福感,蓋洛普的研究也發現,在幸福感5項元素中反應正面而且積極的員工,他們有多43%的可能,更願意參加義務性服務,在經歷疾病傷痛困境後,多36%的人會很快的恢覆狀況。蓋洛普也發現超過兩倍的可能性,具有幸福感的員工總是能夠很好的適應變化,因為健康的問題導致工作延遲也明顯減少41%,跳槽的可能性降低了81%,在面對2020的後疫情時代,大多數的公司都需要重新調整他們的身心健康計劃,如果我們用這5個相互關聯的因素,來改善幸福感,加強生活目標,社會關系,財務狀況,居住社區和身體健康,通過關註這些要素,便能在組織內創建幸福感文化。不但豐富員工的生活,又能提升公司績效。

活在當下的態度,會讓我們感覺幸福,活在當下是忘我的全然投入,也就是忘記外部環境的影響,這是一種面對自己的價值,也是必須要學習的能力,重點不在於我們選擇什麽,而是我們有沒有能力投入追求幸福的元素,采取適當的行動,適應新的人、事改變,可以有活在當下的能力。

活在當下並不是完全忽視過去和未來的事情,而是要習慣於在「現在」尋找快樂以及幸福感。幸福來自我們現在所擁有,而不是對未來的幻想,當下解決問題才是對問題的根本解決方法。

通過對現狀的觀察、分析是基於事實的解決方案,不過度的沈澱於過去或是幻想未來。未來是由今天我們所做的決定開始,我們看見而且享受活著的此時此刻,這樣做有什麽好處呢?這是提醒我們可以珍惜現在,不受任何事情影響情緒,另外你可以完全的專註在真正重要的事情。蘋果公司創辦人Steve Jobs說過,他每天起床後做的第1件事情就是走到鏡子前,並且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今天是我活著的最後一天,我會做些什麽?我還會做我現在正在做的事嗎?這是一個奇怪的問題,但是它也是提醒我們為什麽要活在當下,因為它幫助我們了解什麽是重要的事。對生活充滿好奇心,試著用第三者的角度去觀察每一件發生的事,不要讓我們的情感控制自己。

痛苦的來源不在於感受本身,而是對感受的不斷追求,活在當下,是讓自己不再受到欲望,困難,恐懼的方法,你不妨試一試,壓力來的時候轉移轉自己的思考模式,幻想你正在用一隻望遠鏡觀察面對處在問題中的你自己,可能會有不錯的結果呢。

為了有效展現適應的天賦,可以透過幾個問題幫你反思:

第一,如何將長期的目標或計劃,拆解成每天可以進行的方案。

第二,你在公司或組織中以什麽聞名,有什麽方法是你可以使用,並且讓別人看得到你的靈活性。

第三,你的組織或產業面臨什麽樣的挑戰?你有什麽正面思維可以和同事分享,讓他們避免受到負面信息的困擾?

第四,成功對你而言是什麽意義,你如何知道自己是成功的? 透過有系統的自我管理,以及行動,練就最高明的處世原則,不是妥協而是適應,祝福你享受活在此時的自己。

StrengthsFinder #6 – Belief 信仰的價值,相信才會看見使命與存在的意義

StrengthsFinder #6 – Belief 信仰的價值,相信才會看見使命與存在的意義

信仰是個鳥兒,黎明還是黝黑時,就觸著曙光而謳歌了 – 泰戈爾

人是為了某種信仰而活著的,盧梭曾經說過「沒有信仰就沒有真正的美德」,為什麽具備信仰特質的人會熱衷於堅持某一種核心價值呢?因為信仰特質的人他們相信利他主義,希望做對別人有意義的事情,對於理想會懷抱著使命感,他們以展現核心價值來定義自己的生活目標。

如果在工作跟生活,能夠展現他們的信念,這些人才會覺得工作跟生活是有意義的。堅持信仰的人,他們願意為了認為重要的事情犧牲奉獻。

萬一信仰特質的人在周圍環境中,因為無法相信別人,或是展現自己的價值觀,因而在動機跟方向的前進上,產生困擾疑惑,這時候該怎麽辦呢?

有三項行動的方案可以參考。

第1,信仰特質的人,如果能跟有明顯前瞻特質的人合作,將會如魚得水事半功倍。前瞻特質的人能夠比較清楚的表達呈現未來的可能性,他們能夠把你的價值觀以及信念,所導引的方向,試圖用一種比較生動鮮明的方式,比如說文字溝通,或色彩繽紛的圖畫顯現出來,當屬於理性抽象的思維,被轉化成為圖像情感式的未來,他們可以藉此影響別人,並能帶給其他人源源不斷的動力。

第2,就是不要畏懼害怕和別人分享你的價值觀和信仰,要讓更多的人知道,有一些你相信的事情可能暫時模糊不清,但唯有通過溝通讓別人感受察覺,你才有機會能夠影響更多的人。在優勢的4個核心能力當中,信仰是屬於執行力的一種-因為我相信,所以我可以看見。

第3,就是有意識的尋找你的角色,如果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價值觀以及信念的工作,就能夠讓你自然產生完成工作的內在驅動力。

柏拉圖說過,我們如果憑著信仰而戰鬥,就會有雙重的武裝,戰鬥就是行動,而信仰是能夠讓行動發光發熱的能量。每一個特質都可能會有盲點,對於未成熟的信仰類型者來說,他可能會傾向於抱著道不同不相為謀的觀念,選擇逃避價值觀不同的人而獨善其身。如果想要成為一個成熟的信仰類型者,他要能夠接受價值觀不同的人,並且誠心盡意的相待,因為不同的價值觀,可以產生多元觀點,並且在執行的過程中,也可以得到更多幫助,產生兼善天下的可能性。

相信,所以能夠看見,是具有信仰天分的人很清晰的核心價值。相信有時候是一種很抽象的概念,也因為這個抽象的概念使我們能夠大步邁向一個看不見的可能。

相對的具有分析特質天分的人,會相信凡事眼見為憑,只有看到數字,看到確確實實的證據他才會相信,這是跟信仰完全相反的另外一種特質,對於一樣的訊息,每一個人的思考、感受跟行為,都因為他的天生特質而產生不同的反應。如果能明白信仰的人,因為相信而看見,而分析天分的人,要看見才會相信。接受明暸在思維層面上最明顯的差異,互相之間,就會產生包容與和諧的關係。

詩人紀伯倫說過信仰是我們心中的綠洲,思想的駱駝隊,他們永遠走不到。馬雲也說,因為相信,所以看見,只有沒有邊界的思考,才會有無限的未來。馬雲清楚的知道有的人是看見了才相信,有的人是相信了,所以能夠看見。對於馬雲來說,他是因為相信、堅持執行,於是能夠創造了今日的阿裏巴巴物聯網的時代。在物聯網時代,核心的價值並不是物品本身,而是串聯連接之後,變成智能化的成果。他認為絕大部分的人是因為看見而相信,只有很少一部分的人是因為相信而看見,阿裏巴巴不是今天做成的,而是在20年前,基由相信的決定而形成的。

20年後的你不會是在20年後才完成,而是從今天的思考,今天的決定,今天開始的行動。所以馬雲認為今天能夠定義清楚的想法,或者是服務都不會是未來,今天能夠想象出來的未來,都是幼稚的,今天的數據跟20年後的萬物萬事,互相連接後產生的數據相比,都是滄海一粟,不足為道。所以當我們立足今天,要思考一個未知的未來,我們能夠做的就是鋪設一個方向,然後堅持,在朝向這個方向前進的過程當中,不斷的去完善,改進。

Belief – Executing Leadership Domain

Why are people who have a dominant Belief theme passionate about certain core value?

People exceptionally talented in the Belief theme have certain core values that are unchanging. Out of these values emerges a defined purpose for their lives.

They love altruism, have the sense of a missionary for an idea. They are willing to make sacrifices for things that are important.

為甚麼具有信仰特質的人,會熱衷於擁護某種核心價值?
他們相信利他主義,對理想懷抱持使命感,以顯現的核心價值來定義他們生活的目標。他們願意為視為重要的事犧牲奉獻。

為了讓信仰這個天賦主題發揮淋漓盡致,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幾個問題,探索反思:

第1個問題,你如何知道你在工作上可以帶來改變,你的家庭中,在未來會怎麽改變?你的生活在未來又會有什麽不同?

第2個問題是,你人生的願望是什麽?幫助你實現這個願望有哪些關鍵要點?

第3個問題是,你將來想要留下一些什麽?你如何可以達成這些目標?

第4,如果你可以自由的管理你的時間跟金錢,你想要對這個世界做出什麽樣的貢獻?你如何幫助那些對你而言,是重要而且你關心的人?你如何能夠因為你的貢獻,幫助他們達成他們的人生目標?

跟唯物主義不同的,真正的信仰是一種精神性的內心認可,是一種意志力,帶給我們堅持不懈的力量,這種精神的力量,雖然聽起來很虛幻,但是一旦成型,註入我們的身體,就會像刀槍不入的盔甲一樣堅固。相信信仰的力量,當自己能夠心如明鏡般地觀照內心堅定的信仰時,信仰便會改變你的想法,你的做為,你的狀態,甚至於你未來的生活,

為了追求信仰天賦主題,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問題反思:

1. 你如何知道你在工作上可以帶來一些改變? 在家庭中呢? 或是在生活其他方面?
2. 你的人生願望是什麼? 實現這個願景的關鍵有哪些?
3. 你將來想要留下一些什麼?如何可以達成這些目標?
4. 如果允許你有自由的時間和金錢,你想要對這世界做出什麼改變?你可以如何幫助對你而言最重要的那群人,達到他們的人生目標?

StrengthsFinder #16 – Empathy 體諒相信情感的直覺,以己度人,用同理心感受世界

StrengthsFinder #16 – Empathy 體諒相信情感的直覺,以己度人,用同理心感受世界

體諒相信情感的直覺 ~以己度人,用同理心感受世界

Empathy – Relationship Building Leadership Domain 體諒特質的人相信情感的直覺,知道如何以己度人,用同理心感受世界。 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最能表現「體諒」的人能夠理解別人的同理心。為什麽體諒天賦的人,能夠敏銳的體會他人的感受呢?他們天生具備靈敏的理解能力,能夠投入感情設身處地的想象他人的生活處境,他們擁有高度的情感智能,需要能哭能笑的自由。他們看重的是人性的悲歡喜樂。誰走進我們的生命是由命運來決定,但是決定誰停留在我們的生命卻是由我們決定,如果體諒類型的人受到周圍人的影響,導致情感過度反應,要怎麽辦呢?這裏有三項行動方案可以來練習。 第一,跟明顯的統帥或行動特質的人合作共事,他們能夠幫助你采取所需要的行動。 第二,找出能夠讓每一天結束前幫助你泄壓的例行活動,比如說散散步,看看電視,做做瑜伽運動。在例行的活動中透過適當休息解除壓力,否則過度使用體諒特質可能會讓你心力交瘁。 第三,有時候沈默是金,只要有聆聽的能力,用心觀察,選擇沈默,久而久之可以精煉非語言的溝通技巧。 生命的悲歡喜樂都是人生必經的過程,我們要相信每個人都有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不成熟的體諒類型者,面對喜怒哀樂的時候,常常會反映出淚流滿面的情緒。成熟的體諒類型者,能夠與悲者同悲,與樂者同樂。 體諒類型的人能夠時時分辨他人的感受,而個別類型的人能夠時時分辨他人的需要。體諒的人能讓冰冷的世界變得更加溫暖。這裏我們來分享一個故事。 有一天一個黑人小孩呆坐在公園的一角,看著白人小孩在玩氣球,他們把五彩繽紛的氫氣球放長線,讓氣球在天空中自在的飄蕩,白人小孩們開心的看著氣球越飛越遠,黑人的小孩畏畏縮縮的走向賣氣球的老伯,說,我要買一個黑色的氣球。老伯面有難色地說:對不起我沒有黑色的氣球賣給你,說罷看到小孩失望的神色,他接著補充說,你等一會兒我用黑筆幫你塗一個。幾分鐘後小孩接過綁在長線上黑色的氣球,跟著五顏六色的氣球一樣升上天空。他高興的叫著說:原來黑色的氣球也可以飛得很高啊。賣氣球的老伯對小孩說:小朋友你要記得氣球可以高飛,並不是因為外形跟顏色,而是因為氣球裡面的氫氣,相信你自己。 體諒特質強的人,對於事情的外在反映,容易聯想到一個內在感受。為了有效追求體諒這個天分,有幾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反思: 首先是對於他人情緒的敏感度,如何知道這會幫助或是阻礙你實現希望的目標。 第二,在工作,家裏或是社區中面臨大家情緒不穩定的狀況時,你是否可以借助你的能力分析判斷,幫助大家互相理解呢?你又如何行銷自己,讓大家接受你的幫助並且感激你。 第三,知道何時應該要收起情緒,何時避免自己被情緒所綑綁,並且可以持續提供別人希望和鼓勵。 我們可以想想現在你面對最大的挑戰是什麽?直覺告訴你應該和誰聯手克服這一個挑戰?在很多溝通過程中會引起糾紛,常常是因為不懂得如何體諒別人。不論在家庭、職場、學校、社會,在任何環境和不同年齡層的人溝通,如果能懂得持續保有一顆體諒的心,讓別人感受愉悅,可以讓交流更加順暢,相對問題也容易迎刃而解。 例如到不同文化或是國家旅行觀光或洽公的旅客,如果他們不僅僅看到美麗的風景,還能感受當地人的熱情,即使因為文化風俗的不同而讓人產生隔閡,但有一顆體諒的心,就能夠讓人與人之間拉近距離。我們的心情會受到情感的波動,調整一個積極的同理心心態可以讓周圍的人如沐春風。這種觀念是一種思想,在無形之中成為你的行事原則。觀念往往決定了我們的行動的方向,如果你想要成功,就必須讓自己的同理心通過有意識反覆的練習,形成了一種習慣,習慣塑造你獨特的自我。有個哲學家說,種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個性,種下一種個性而收獲一種命運,好的習慣會使你的內心湧動著一個奮發向上的力量。 同理心可以讓很多人受到你的激勵而感動,這種力量會成就你與周圍的輝煌人生,受人歡迎的個性就像黑夜裏發光的螢火蟲一樣,不僅會照亮自己,而且也照亮別人。欣賞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會用幫助的形式來表示關照與愛護,你的好運就會因此而降臨。想要改變和影響命運,必須先從每一個人認識自己,創造好習慣開始。伯恩斯說過,請賜給我們力量,好讓我們看清楚自己,如同別人看清楚我們。認識自己,完善自己,發展自己,機會因此從天而降,命運也隨之改變。

How do people with strong ‘Empathy’ traits sense other people’s feelings?

People with strong ‘Empathy’ traits are able to put themselves in other people’s shoes, and can easily imagine themselves being in other people’s situations. They can easily sense and understand other people’s feelings. People with such traits tend to have high level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benefit in an environment that lets them express their emotions freely – where they can cry when they are sad, and laugh when they are happy.

為甚麼具有體諒天分的人能敏銳體會他人感受?

體諒主題突出的人能設身處地去體會別人的感受。他們天生具備靈敏的理解能力,能夠投入感情,想像他人生活處境。他們擁有高度的情感智能,需要能哭能笑的自由,看重人性的悲歡喜樂。 只要我們能夠感受別人的情緒,同時能認識自己,我們就會知道如何正確的運用天賦特質來影響別人,而不是讓別人的喜怒哀樂左右我們的情緒。客觀、透明、正確的認識自己非常重要,以下幾點可以幫助你實現期待: 第一,有獨自面對自己的能力:無窮無盡的日常事務、與人的關系互動或者是情緒的起伏常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他們根本無暇了解自己內心的需要,對於內心的真實狀況感到陌生。這樣像陀螺一樣每天旋轉在繁覆的事務和他人的感受當中,我們沒有時間給自己內心好好沈澱的機會。所以不妨給自己放個假,找到一個可以讓情緒暫停,好好面對自己的時間,遠離主管,工作、應酬的幹擾,專心檢視自己內在狀況,和真實的自我。 第二,改變某些無益的習慣:每一個人在不知不覺中容易養成一些習慣,這些習慣也許正是掩蓋你真實個性的罪魁禍首,比如在與人的交談對話中你會傾向融入別人的情緒或事件中,想要去解決他的問題,不自覺的慣性讓你把別人的問題帶進自己的生活中,這種習慣,並不是最佳選擇。想有效的發展這些特質,不妨試著打破一些既定習慣,你會發現有另外一個我存在自己的內心當中,這感覺哪一個最好的我問問自己,如果我可以選擇一個完全不同的我,或者是能夠真實呈現最好的我,那麽那會是什麽樣的版本? 第三,不過分的壓抑自己的感受,人生難免起起伏伏,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所以不要過分的壓制自己,認識自己的個性、支持你前進豐富的價值觀,我們要盡其所能發掘它、發展它、豐富它、使自己成為一個豐富多彩、魅力四射的人。 與自己建立良好的對話,真正了解自己的方法是要養成跟自己對話的良好習慣,每一天抽出一點時間讓自己一個人獨處,卸載所有不必要的情緒,檢視你目前的心態是否健康,是否平衡,寫下不必要的負面感受,這樣可以了解自己真正在想什麽、你自己的性格傾向為何,怎麽做才能夠讓自己心安理得,什麽樣的事情容易造成你出現的情緒障礙,如果可以清晰的分析這些問題,你就是一個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透過別人來充分了解自己,設法了解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聯想,你可以詢問你親近的人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印象,聽聽他們對自己各方面的看法,對於別人的觀點要能夠冷靜的接受,認識自己,能夠有效的發揮你的同理心,讓自己成為一個健康平和善解人意的好人。 為了有效追求「體諒」這個天份,以下的問題可以幫助你反思: 1. 對於他人情緒的敏感度,你如何知道他會幫助或阻礙你的目標?達到正確的結果? 2. 你在工作家裡或社區中,是否有可能面臨大家情緒不穩定的狀況,可以借助你的能力去分辨狀,並且幫助大家互相理解? 你又可以如何行銷自己,讓大家接受你的幫助,並且感激你? 3. 如何知道是時候應該要收起情緒? 你如何避免自己被情緒煩惱,並可以持續提供別人希望和鼓勵? 4. 你現在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你的直覺告訴你應該和誰聯手克服這個挑戰?
StrengthsFinder #25 – Learner 學習追求知識的力量~享受不斷學習的新奇旅程

StrengthsFinder #25 – Learner 學習追求知識的力量~享受不斷學習的新奇旅程

StrengthsFinder #25 – Learner 學習追求知識的力量~享受不斷學習的新奇旅程

Learner – Strategic Thinking Leadership Domain

學習是追求知識的力量,學習特質的人享受不斷學習的新奇過程,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要像海綿一樣吸收有用的資訊,經常不斷的學習,你就會什麽都知道,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有力量;所以培根才會說出傳世名句:知識就是力量。為什麽具有學習天分的人能夠樂在學習中?他們非常渴望學習,想要透過獲取新知而不斷的改善程序,獲得完美成果。學習使他們意志高昂,置身於新潮的資訊跟經驗中,追隨能夠引起興趣的事物能讓他們充滿鬥志。他們為組織提供了學習的觀念和動力,也喜歡將生活中獲取的尖端知識和新潮資訊與他人分享。如果他們的好奇心導入無關緊要,又沒有生產力的學習活動該怎麽辦呢?這裏有三項行動方案:

第一,昇華你的學習方法,如果借由教導而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那就盡量尋找能指導別人的機會,教學相長。

第二,自告奮勇當新科技的學員,比如新的銷售系統或是後勤資源系統,你能夠快速學習,並且與同儕分享重要的進展。

第三,成為變革的催化劑,尋找記錄自己學習進步的工具,並在每一個階段慶祝學習上所獲得的成果。

未成熟學習類型者,在變化無常的學習過程當中,常常因感到厭煩而逐漸失去好奇心,成熟的學習類型者對於自己擁有的才幹能時時心懷感激。

學習類型者透過興趣引領他的意向,而專註類型者透過意向引領他的興趣。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知識之海,浩瀚無邊,必須提高學習效能才能達到增廣智慧的目標。如何提高學習效能呢?首先必須要了解自己是屬於哪種學習類型,大體而言,學習類型概分三種,但也可能出現兩種學習類型的混合體。

第1個類是視覺學習者,視覺學習者主要透過眼睛讀跟看來吸收資訊,上課時總喜歡坐在教室的前排,有著整潔條理的學習習慣,在學習過程中,偶爾會閉起眼睛在腦海重複回想以便加強記憶。生動的圖像跟豐富的色彩能更能吸引他們的註意,有效提高學習效能。

第2類是聽覺學習者,聽覺學習者更傾向於透過聆聽來學習,在教室裏只要能夠聽得清楚,不會在乎位置的前後,黑板清不清楚的問題。在聽課的過程中偶而會自言自語,喜歡運用朗讀課文或重複覆述訊息的方法幫助記憶,並且樂於創造與他人討論的學習機會。

第3類是運動學習者,運動學習者必須通過身體的活動和直接參與來學習,過程中他們喜歡用手觸摸,動動東西或親身經歷來認識新事物。上課時會發現有些學生靜不下來,可能學習一會兒就要休息一會兒,上實驗課時,老師還在講解方法,他已經等不及動手做起來。在跟人交談的過程中,他們的手勢和肢體動作豐富誇張,座談會讓他們感到無聊,經常習慣東走走西看看。這些人的職業傾向比較喜歡操作性的工作,比如烹飪、建築、創意設計等等。

當你明白自己是屬於哪一類型的學習者時,接下來就要找到方法來激發你的學習能力。

對於視覺學習者來說,多加利用書面教材跟練習手冊,上課時將老師所說的訊息記錄下來,將聽到的材料轉換成為視覺的素材。使用圖表模型跟海報掛圖,把所學到的知識,繪畫成為圖表模型,可以幫助你的視覺記憶。你也可以透過圖片聯想來記憶資訊,步驟可能會有些繁瑣耗時,不過可以大大提高你的資訊吸收力。

對於第2個類型是聽覺學習者來說,多多參與講座並將內容錄音下來,空閒時可以重複播放聆聽。上課時勇於向老師提問,課後勤於和同學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如果用汽車烤漆比喻,聽別人說只是噴第一層底漆,自己提問則是第二層色漆,而和別人討論分享則是讓車身永保光鮮亮麗的新漆了。參加小組討論不管是什麽話題,盡量給自己跟其他同學創造發言的機會,這種持續的反覆思考和交流想法所學習的知識就不會只是聽過就忘了。

對於第3類運動學習者來說,要將概念用動作表達出來,不管在公司,家裏或者是教室裏學習,用手部動作將知識表達出來,除了勤作筆記也可在課本上或是講義上用各樣色筆畫線標註重點。在參加讀書會或者是學習分享時多多運用手部或身體的活動,比如利用短劇表演來分享歷史學習;用舞蹈動作來記錄數學公式;用一首歌唱出化學週期表。這樣的學習方法雖然耗時耗力,然而學習效果最好,有些甚至可以終身記憶。

Why do people with Learner talent enjoy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a learner?
People exceptionally talented int eh Learner theme have a great desire to learn and want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rather than the outcome, excited them.
They expose themselves to new info and experiences and follow the things that interest them. They bring a learning perspective, and they love to live on the frontier or the cutting edge.

為甚麼具有學習天分的人能樂在學習中?
他們非常渴望學習,想要不斷地改善程序,更甚於獲得成果。學習使他們意志高昂。
他們置身於新潮的資訊和經驗,追隨能引起他們興趣的事物。他們提供了學習的觀念,喜歡生活在時代的尖端和潮流的前線。如果他們的好奇心導入無關緊要又沒生產力的活動怎麼辦?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掌握知識為自己的未來或者是計劃做好基礎,學習是一個提升自己能力的過程,正如同人們常說的學以致用,學習就是為了將來的使用,如果學習的時候能夠有清楚的目標,抓住機會調整好心態,學習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這樣才能夠學以致用,這是每個人需要思考的問題,為什麽有些孩子到了大學之後會變得迷茫?這是準備考試,教育學習制度下所產生的一個迷失,如果學習的目標是為了考一所好大學,當這個夢想達成的時候,反而會造成學習上的失落感,從孩子上學的那一刻開始,就應該用學習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習目的是讓孩子從一開始就朝著不斷使自己成長的道路前進,拓展人生的寬度跟深度,學習的動機並不是為了考試的焦慮,不是為了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學,上不了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人生就沒有前途,這是焦慮產生的壓力,它不是學習的根本動力,學習的根本動力應該是獲取成就感,獲得自信心,持續進步,能夠找到自己的強項,通過學習逐步達到人生的下一個目的地。有意義的學習應該是自我的積極意識,以及個人興趣所組成的結果,學習終究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對別人的生命或者是工作有意義,職場要求的學習成果是如何運用所學來解決問題,讓邏輯思考更發揮創意,所以學習最重要的要點在於厘清學習的目的跟方法,以避免花大量的時間跟金錢白忙一場。

成人的學習必須拋棄以往學生應付考試的學習心態,重新思考你所需要的學習目標:

首先是認知工作學習的重要目的,提升你的素質,你可以把學習領域分成兩大部分:養成個人的專業或者是培養做人做事的能力?

成人學習者如果能夠理解到自己現在想要學習什麽,為何要學、學了要怎麽使用才會有持續以及精進的動力,如果只是出於滿足虛榮心的學習,不僅不會積極也很難看見效果,在快速變化的現在,許多人都想要多學點東西,但是如果你不懂得善用自己的學習模式,有效率的管理學習,獲得應用在工作或生活當中,終究只會越學越無效,或者是落入亂學的漩渦。學習是知識的大門,當我們打開這個大門進入了知識的領域,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再做什麽,對這個世界有所貢獻。

StrengthsFinder #26 – Maximizer 完美呈現,精益求精發揮潛在優勢,追求卓越

StrengthsFinder #26 – Maximizer 完美呈現,精益求精發揮潛在優勢,追求卓越

StrengthsFinder #26 – Maximizer 完美呈現,精益求精發揮潛在優勢,追求卓越

Maximizer – Influencing Leadership Domain

完美特質的人能夠發揮潛在的優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有完美特質的人,如果能夠鍛煉一種能力,呈現不解釋的才叫從容,不執著的才叫看破,不完美的才叫人生,那麽完美主義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完全的自在。

具有完美天分的人會追尋精益求精,好還要更好,他們致力於追求非凡,專注於發展個人的優勢,以此激勵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達成卓越的成就。對他們來說他們的對手就是自己、我們團隊,我們的昨天或是我們的今天。

具有完美天份的人,能夠專註於優勢,做好弱點管理,他們要求質與量同時兼具,他也希望投資報酬率不管在時間或者是精神上,都能夠產生極大化的回報。如果別人覺得他們吹毛求疵,又不容易滿足的時候,怎麽辦呢?要如何管理這樣子的盲點呢?

  1. 首先具有完美天賦的人,要經常跟他的精神導師,教練,學習典範,或者是你的管理者交流,以此來拓展尋求洞察的能力,開放性的建議,跟心靈的啟發,都有助於提升成果
  2. 學習加強你的技能,追求新的知識,找尋精進的方法,並且時時鍛煉自己的能力,達到純熟的境界。
  3. 跟別人解釋你為何要多花這些時間發展優勢,而不太花時間去補強弱點的理由,這就像優勢識別一樣,弱點其實是需要管理的,花時間鍛煉,發展優勢才能夠幫助自己或其他人,實現盡善盡美的目標。

不成熟的完美類型者所表現出的盲點是,可能對於弱點或者是表現比較差的人,顯得沒有耐心,可能會過度要求或者是苛責能力比較弱的人。而成熟的完美類型者,能夠對於自己的天賦特長,心懷感恩,同時協助其他能力比較不足的人。

完美類型的人,他們追求符合甚至超越卓越的標準。而競爭類型的人,他所追求的是第1名的榮耀,完美的人他的對手是自己,而競爭類型的人,他的對手是其他的人。

在文藝覆興期間,意大利的雕刻家米開朗基羅用了許多年的時間,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大衛像石雕,當朋友問他如何將大衛像雕琢得如此栩栩如生,他只是輕描淡寫的說,大衛本來就在這一塊大理石之內,我只是將不屬於大衛的石頭鑿掉罷了。

你想一想,成功並非要改頭換面,脫胎換骨,而是將缺點一塊塊鑿掉,還原本我潛能。如果有完美特質的人,可以看到大衛在大理石內,幫助他,把不屬於它的雜質去除掉,如果能夠讓天賦優勢用在其他人的身上,這將是一個多麽有意義的特質。

知名的管理顧問亞倫巴克提出了決策的5C概念,對於追求完美決策的管理者來說,是一個可以運用的5個重要元素:

第1個C是 Considering 思考,在面對不確定的因素時,人們常常會猶豫不決,此時你要以「如何」做開頭,來幫助你果斷思考,比如說,是不是要修理機器這樣關閉性的問題,我們將它改成開放性的問題-如何修理機器,問題是以「如何」開始之後,就能夠進而帶出很多可能性,也許你會接著問,如何讓機器運作正常,如何維持產能,如何重新安排進度,如何創造競爭力等等,「如何」作為思考的開端,將激蕩產生源源不絕的正面解決方案。

第2個C是 Consulting 咨詢,在單獨決策的過程當中,有時候會有一些一廂情願的想法,有可能考慮不周或是過於武斷的風險,做決策的過程我們必須咨詢兩種人,一種是能夠促進我們對問題進一步思考的人,第2個就是實際進行工作的執行者或者是你的部屬。

能夠促進你思考的人,也許是你的長官,是公司內部的同事或者是外部顧問,好朋友等等,根據他們的專業,經驗以及能力來支持你做決定,幫助決策過程能夠加分。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夠把相關受到影響的人員都包含在咨詢對象裏面,你的決定就更有說服力。花時間讓別人知道你的思考邏輯跟想法,是一個能夠獲得支持的方法,你的部屬或是同仁也不會陽奉陰違,扯你的後腿。

第3個C是 Committing 承諾,承諾是決策的核心價值,因為承諾標識目標並確認責任,承諾的強度將決定決策最終是否成功,一個人做決策時具有多少承諾的決心,能影響周圍的人感知你的意志力,然後根據他們的觀察,決定是不是要支持,是不是要執行,或者是認真執行到何種程度。

第4個C是 Communicating 溝通,事情經過咨詢決策之後,再溝通就會相對的容易,如果你能夠通過溝通,告訴你的團隊,執行這個決策的理由,就能夠加強政策的說服力,讓你的決定跟其他人有關,也才有機會落實。

第5個C是 Checking 檢討,美國教育學家羅倫斯彼得說過,如果不知道要去哪裏,最後可能會去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避免讓決策流於抽象的意識形態,只有靠客觀的檢核,才能夠避免過程當中隨性所至產生的偏差,具體掌握目標跟實際狀況之間的差距,有意識的改善縮減之間的距離,才能夠對實現目標有直接的助益。

5C不是決策的步驟順序。在有限的時間之下,如果能夠同步進行多個考量,兼顧效能跟效益將帶我們避開非理性的錯誤判斷。完美是一種自然而然產生的思維模式、思考行動和溝通的方式,這是一種影響力,一種感召他人的力量,可以啟發他人,鼓舞他人,喚起人們心中的熱忱,想象一下如果有朝一日具有這種熱誠的人,不再是少數的員工,而是人群中的大多數,有更多的人懂得如何啟發別人鼓舞別人,熱愛自己的工作,更有創意,工作效率更高,當人們對於工作跟生活滿意的時候,就能夠擁有開放的心態接受新鮮的觀點,擁有可以持續成功的動力。

Why do people with strong ‘Maximizer’ trait seek constant improvements and transformations?

People with strong ‘Maximizer’ traits focus on being ‘extraordinary’. They place a strong focus on person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timulate personal and group excellence. People with such traits are adept at identifying both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They value both quality and quantity, and being a ‘maximizer’, they seek to pursue the maximum return on any investment.

為甚麼具有完美天分的人,追尋精益求精,好還要更好?

他們致力於追求非凡,專注於發展個人優勢,以此激勵個人或團對達成卓越的成就。
他們能夠專注於優勢,作好弱點管理。他們要求質與量同時兼備。具有完美天分的人,追求投資報酬率的極大化。

找到熱情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在做任何事之前就先問自己一句,為什麽?為什麽我要做這件事?為什麽這件事對我這麽重要?徹底想明白,將容易發展出符合個人價值觀的行為準則,就是做什麽,知道為什麽才會知道怎麽做,找到了為什麽每天早上起來都能夠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為什麽存在的原因,能夠鼓舞別人、啟發別人、讓每個人都能夠投入自己有熱情的事情,如果你的身邊環繞的這麽多值得讚賞的好人,追求完美特質的人才有可能實現目標。

悲觀主義的人往往說的是對的,可是改變世界的卻是樂觀主義者,微軟的比爾蓋茲想象出了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裏電腦可以幫助人們發揮出最大的潛能,他的想法實現了,現在他想象的未來世界中,沒有病毒疾病,或許這個想法有一天也會實現,如果他知道該怎麽做的話。

成為一個凡是從問為什麽開始的完美實踐者,你的願景夢想,想象力的活躍,才有可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完美特質的人除了是一個有影響力的夢想家,也需要有實踐家的能力或搭配,才能夠把想法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