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的人能夠活在當下,隨遇而安,比爾蓋茨說「生活是不公平的,我們要去適應它」,吉姆梅爾也說,「最高明的處世原則不是妥協而是適應」。「適應」特質的人生活能夠達到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悠閒境界,為什麽他們能夠隨遇而安,如同河流一樣能順勢而為?有適應特質的人喜歡做一個活在當下的人,也有意願跟隨領導者,邁向改變。他們能夠迅速調整,並且對環境作出回應。如果適應的人,出現毫無方向感的盲點,那這時候怎麽辦呢?這裏有三項行動方案:
第一,與擅長規劃的人搭配,比如專註、戰略,信仰這樣類型的人合作,他們能夠幫助你確立遠程的目標,讓你發揮所長並能處理每日的改變。
第二,要避免擔任需要組織架構和預測判斷的角色工作,或者是有意識的使用其他特質或與人合作,來達成組織跟角色上的需求。
第三,別為了你怡然自得的性格感到遺憾,相反的要幫助其他人了解,如果錯過了此時,美好的經驗將一去不覆返,所以如何活在當下,享受當下,是適應類型的人可以提醒而且帶給其他人的價值。
但過分運用適應特質也是一個盲點,未成熟的適應類型者,專注的時間可能很短,而成熟的適應類型者,具有敏銳及時的洞察力,有助於快速作出決定。
適應類型的人喜歡日新月異,而紀律類型的人喜歡日日如一。身處於無法預期未來變化的狀況下,我們也要練習能夠活在當下的適應力。
「秘密」的作者朗達.拜恩的第二部著作「力量」,這本書就建議我們每一天盡可能去愛,而如何去愛呢?你可以挑出喜歡的事物,並且感受他們。就像走在街上時從別人身上尋找你喜歡的事物,走進店裏尋找你喜歡的東西,去尋找你每天可以讚賞的事物,比如說我愛那一個人的笑容,我愛那一個人的發型,我愛那一套衣服,我愛那一個味道,每一天盡可能去愛。
另外試著從各種情境挑出喜歡的事物,並且感覺到他們。讓你的心變得敏感,有覺察力,比如說我喜歡這首歌,我喜歡聽到這樣的好消息,我喜歡我住在城市裏舉辦的節慶活動,傳達出你對情境的喜愛。
再來就是列下清單寫下你所愛的人、事、物,剛開始你可能每一週練習1-2次,然後2天一次,甚至於接下來可以練習每一天,都盡可能的列出你所喜歡的東西,從食物,衣服,書籍,電影,餐廳到城市,國家,也包括你喜歡的人,你喜歡的顏色,店家,你喜歡的人格特質,你喜歡的花、植物、樹,空氣,陽光等等。透過這樣的練習來強化你的幸福感,幸福感指的是人類基於對自身的滿足以及安全感,從主觀產生一系列的歡喜跟愉悅的情緒,人們對於幸福的追求方式,往往是影響人們獲得幸福感的因素。
幸福一般可以分為三個層面,
- 第一是由外界標準來界定的幸福,比如你看到了別人擁有豐富的物資財富,或者是某方面取得了成功,就會說她是一個幸福的人。
- 第二是以內在的情緒體驗界定的幸福,快樂是幸福生活的開始和目的,幸福生活是我們天生最高的善,我們的一切取舍都是以能不能帶來快樂而出發,因為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得到快樂。
- 第三個角度是以個體自我評價所界定的幸福。這種標準,是根據你自己來界定對於生活質量的評價。
蓋洛普的幸福感研究報告,將幸福區分為5個區塊,
第1個元素是職業的幸福感,你是不是愛你每天所做的工作,
第2個是社交關系的幸福感,你是不是在生命當中有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
第3個是財務的幸福感,你如何有效的管理經濟狀況,
第4是健康的幸福感,你有很好的經歷以及健康的身體,
第5個是社群關系的幸福感,你是不是在你所住的區域或國家,與你周圍的人產生互動的融合關系。
工作、關系、財務、健康以及社群,當我們在那些關系到美好生活跟成功事業上的因素,能夠做出最好選擇的時候,我們就會有強烈的幸福感。
蓋洛普的研究也發現,在幸福感5項元素中反應正面而且積極的員工,他們有多43%的可能,更願意參加義務性服務,在經歷疾病傷痛困境後,多36%的人會很快的恢覆狀況。蓋洛普也發現超過兩倍的可能性,具有幸福感的員工總是能夠很好的適應變化,因為健康的問題導致工作延遲也明顯減少41%,跳槽的可能性降低了81%,在面對2020的後疫情時代,大多數的公司都需要重新調整他們的身心健康計劃,如果我們用這5個相互關聯的因素,來改善幸福感,加強生活目標,社會關系,財務狀況,居住社區和身體健康,通過關註這些要素,便能在組織內創建幸福感文化。不但豐富員工的生活,又能提升公司績效。
活在當下的態度,會讓我們感覺幸福,活在當下是忘我的全然投入,也就是忘記外部環境的影響,這是一種面對自己的價值,也是必須要學習的能力,重點不在於我們選擇什麽,而是我們有沒有能力投入追求幸福的元素,采取適當的行動,適應新的人、事改變,可以有活在當下的能力。
活在當下並不是完全忽視過去和未來的事情,而是要習慣於在「現在」尋找快樂以及幸福感。幸福來自我們現在所擁有,而不是對未來的幻想,當下解決問題才是對問題的根本解決方法。
通過對現狀的觀察、分析是基於事實的解決方案,不過度的沈澱於過去或是幻想未來。未來是由今天我們所做的決定開始,我們看見而且享受活著的此時此刻,這樣做有什麽好處呢?這是提醒我們可以珍惜現在,不受任何事情影響情緒,另外你可以完全的專註在真正重要的事情。蘋果公司創辦人Steve Jobs說過,他每天起床後做的第1件事情就是走到鏡子前,並且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今天是我活著的最後一天,我會做些什麽?我還會做我現在正在做的事嗎?這是一個奇怪的問題,但是它也是提醒我們為什麽要活在當下,因為它幫助我們了解什麽是重要的事。對生活充滿好奇心,試著用第三者的角度去觀察每一件發生的事,不要讓我們的情感控制自己。
痛苦的來源不在於感受本身,而是對感受的不斷追求,活在當下,是讓自己不再受到欲望,困難,恐懼的方法,你不妨試一試,壓力來的時候轉移轉自己的思考模式,幻想你正在用一隻望遠鏡觀察面對處在問題中的你自己,可能會有不錯的結果呢。
為了有效展現適應的天賦,可以透過幾個問題幫你反思:
第一,如何將長期的目標或計劃,拆解成每天可以進行的方案。
第二,你在公司或組織中以什麽聞名,有什麽方法是你可以使用,並且讓別人看得到你的靈活性。
第三,你的組織或產業面臨什麽樣的挑戰?你有什麽正面思維可以和同事分享,讓他們避免受到負面信息的困擾?
第四,成功對你而言是什麽意義,你如何知道自己是成功的? 透過有系統的自我管理,以及行動,練就最高明的處世原則,不是妥協而是適應,祝福你享受活在此時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