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ngthsFinder #1 – Achiever 成就幸福感的5個元素,有志者事竟成

StrengthsFinder #1 – Achiever 成就幸福感的5個元素,有志者事竟成

StrengthsFinder – Achiever 成就幸福感的5個元素,有志者事竟成

有成就動機的人,他的目標感非常的強烈,他們工作勤奮,從逐步還有績效的成就達成之中,獲得到極大的滿足,愛因斯坦說過在天才和勤奮之間,我毫不猶豫的會選擇勤奮,它幾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化劑,愛因斯坦的這一段話很清楚的指出了有成就特質的人,從勤奮及達成目標的過程中獲取巨大滿足。你如果喜愛自己的價值,那麼你就要為世界創造價值,一個人的價值常常是來自於他貢獻了什麼,而不是來自於他獲得了什麼,成就是執行力的一種,成就型的人充滿充沛,總在忙碌還有創造的執行過程當中,獲得滿足,所以他們會非常享受,到達終點也就是完成一件事情的快感,他們熟悉達成目標的步驟,喜歡自己能夠控制前進方式的自在感。

成就動機的人也會非常有彈性,因為目標清晰,所以在過程當中他們很樂於啟動所有必要的改變,因為過程不是他們所在意的,甚至達到結果的這種成就,那麼這個特質可能有什麼樣的盲點呢?

有時候Achiever成就感強的人,他們會過多專注工作的事實,而忽略對人的關注,這個時候要如何適當分配收益,除了照顧好工作,還能夠關注滿足人的需要呢?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人際關係,視為設定的目標來進行管理,而且要有很清楚的KPI原則,比如說你在一個禮拜當中要規劃多少時間專注於家人身上,或者你要安排什麼人協助你在工作中關心周圍的人重要行程,安排安排慶生活動等等,把它當做一個要執行的目標來規劃並實現。

對於成就感的人來說,有幾個行動方案可以作為提醒,有助於你在成就的特質上,充分發揮效率。

首先第1個就是可以跟隨有紀律特質或專注型的人成為工作的伙伴,因為紀律特質的人做事情發生一個模式,他們非常規律,按部就班並且堅持不懈的前進,在行動的過程當中不會因為有其他的事情被分散關注,對於人對事情的優先順序,能夠有很清楚的系統歸類,所以它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當成就的人跟紀律或者是專注特質的人成為工作夥伴時,就能夠很有效率的利用時間跟收益。

第2個行動上的建議就是當你完成了一件事情,要進行下一個任務的時候,要先留些時間給自己慶祝,因為我們常常習慣埋頭苦幹,沒有時間慶祝,甚至只是自己一人小小的成就也不要忘記要拍自己的墳墓,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動能,可以不斷的帶給你自己正面的能量,繼續前進。

對於工作的擴展和目標的使命感,必須配合人生的優先順序。帶來幸福感的元素有很5個層面,其中包括工作,健康,財富,人際關係以及社群的投入,唯有這些元素都能夠妥善的保持均衡的時候,你才會產生幸福滿足感。能夠適當調整優先目標,這是成就激勵的人要不斷思考的一個問題。

Why are achievers especially hard workers?

Achievers are individuals who possess great stamina and energy. Achievers work hard, finding joy in having tasks on hand to keep them productive and busy. They derive great satisfaction from crossing the finishing line and completing a race.

When working, achievers like to have the freedom of setting their own pace. However, they are also flexible workers. Achievers excel at initiating and managing any necessary change.

立志,工作,成就是人類活動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業的大門,工作是實現目標的旅程。這段旅程的盡頭,有成功在等待著你ㄧ起慶祝你努力的成果。想要有效追求「成就」,可以透過以下幾個問題來反思:

1. 你如何衡量或追蹤一天完成的事項?

2. 實現你人生目標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這些挑戰該如何分散到你每天可以完成的任務中,一一面對?

3. 您想要留下的傳奇是什麼? 你要做什麼才能夠達成?

4. 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你確認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5. 未來你希望如何慶祝你的成功,和誰在一起?

StrengthsFinder #2 – Activator 行動是改變的開始,踏出影響的步伐

StrengthsFinder #2 – Activator 行動是改變的開始,踏出影響的步伐

甚麼具有行動天分的人,能藉著化思考為行動而讓事情達成?

行動類型者能夠劍及履及,反應快速。他們看重啟發,創造動力,對於無行動力的人事感到不耐煩。他們是啟動緊急意識的催化劑。他們要求少點討論,多點行動。

行動是改變的開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踏出影響的步伐,威•赫茲裏特說,偉大的思想只有付諸行動才能成為壯舉。而我們的行動是唯一能夠反映出我們精神面貌的鏡子。對於行動的人來說,最大的擔憂或者是危機就是無所行動,只有通過行動才能夠做出決定並且展現價值。

為什麽具有行動天分的人能夠借著把思考轉換成行動,而讓事情順利達成?行動類型的人相信,劍及履及,他們反應快速,看重啟發性,創造力,動力,對於缺乏行動力的人,有時候會感到不耐煩,他們是啟動緊急意識的催化劑,具有行動特質的人要求少一點討論,多一點行動。行動天分的人有時候有一些盲點,如果他們未看先跳,在事情沒有看清楚之前,就魯莽行事采取動作要怎麽辦呢?有三種方案可以幫助有行動特質的人,采取具有意義和效率的行動。

首先,選擇跟具有戰略天分,或者是分析天分的人成為夥伴,戰略的人知道如何讓事情推動的不同方案,而具有分析能力的人,能夠看到事情的優勢劣勢機會點及問題點,采取有意義的行動。

第2個方案是尋找從計劃,決定開始到執行,能夠獨當一面的工作,行動力的人希望想到就開始行動,所以如果能夠從計畫、決策到讓它發生的執行都能夠有決定權,這樣的工作會帶給行動力的人獲得更大的成就感。

第3是在團隊工作中能夠善加應用自己的強項,擔負起能夠啟動行動的責任,就像觸媒一樣,能夠激發熱情,讓團隊動起來。

不成熟的行動類型者,他們遇到的瓶頸是,在推動工作時很容易顯得焦躁,沒有耐心。而成熟的行動者,知道在推動工作時如何熟練要領,發揮行動者的影響力。

行動類型的人手腳並用,他們相信,行動至上,無可取代,而思維類型的人是用腦,他們相信的是思考至上,別無選擇。所以你可以發現不同特質的人,所發揮的表現也是不同的。

什麽是行動力呢?行動力指的是願意不斷的學習思考,養成習慣跟培養動機,進而獲得創造成功結果的行為能力,行動力是一種影響力,同時能夠突破自己,實踐自己想做而不敢去做的事,或者是自己認為能力不足的事。行動力的人能夠制定計劃,下定決心努力去實現,具有行動力的人,他行為的主動性很高,也具備一定的冒險精神,傾向於不斷的嘗試,在做的過程當中學習而且提升自己的價值,對於工作的未知因素,行動力的人並不會感覺畏懼或者是困難,他們不怕挫折,也不擔心不確定性,他們相信自己的行動。具備行動力的人有幾種特質,如果你希望在生活跟工作中發揮行動力展現影響力,這幾個特質是可以不斷鍛煉的。

首先是主動性,如何主動的接受工作任務,積極的跟主管同事和部屬商討工作中的機會點問題點並尋求解決方案和對策。

第2個特質是推動力,在面對工作或任務的時候,行動型的人傾向於立即采取行動,以自己的行動帶領工作的進展,從每一個行動當中學習經驗。

第3個特質是冒險性,行動力的人更傾向於用嘗試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很多事情先試試看再說,願意在做的過程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怕困難跟挫折,並且勇於承擔責任跟行動的後果。

第4個特質是自信與堅持,行動力強的人相信自己能夠把工作做好,有能力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具備堅毅不拔的意志力。

How do Activators turn thoughts into action, and ‘make things happen’?

Activators are able to work fast and work vigorously, and can respond quickly. They are talented in ‘making things happen’,

People exceptionally talented in the Activator theme can make things happen by turning thoughts into action. They are often impatient.

Activators are able to hit the ground running. They value initiation, create momentum, and are often impatient with inactivity. They bring a catalytic sense of urgency, need less discussion, more action.

一個人是否能夠長期擁有行動力,除了天賦之外,還受到以下的4個因素的影響,你可以想想看這些因素,是不是經常影響你的具體行動和決策過程。影響的因素有4個        :

第1個就是什麽是你的動機,你的動機水平如何?動機是成功的關鍵因素,有成就的人在某些事情上擁有比其他的人更持久更強烈的動機,動機一般可以分為4種,並且用不同的方式影響我們的行為,驅動我們產生改變。

動機有內在跟外在,另一個主線是正向跟反向的動機,我們接下來來談一談這4種動機:

第1種是內在產生正向的動機,它是我們發自內心鼓勵我們做出積極行動的動機,比如說面對的挑戰來自於自己跟外在的期待,對於工作,或者是人的激情,對於事情,或者是心情的滿足感,自我的認可,以及讚賞,他們往往能夠帶給我們內心的成就感價值感,使我們完成和鞏固整個行動改變的過程

第2種外在正向的動機,被外在環境的好處所驅動,比如說別人的欣賞跟承認,別人的讚賞跟鼓勵,有經濟上的獎勵,他可能會帶給我們行動的改變,透過這種獎勵我們產生了成就感,但是這種影響力往往是短暫的,你可能以為獲得了這些外在的影響,會讓你感受到快樂,但是事實上這些影響的範圍是狹隘的,我們常常以為買了好車好房或是進了好學校就可以帶給我們快樂或是幸福感。但是根據研究顯示,這樣子的幸福感或是快樂所持續時間都是有限的,你的行為動機能不能夠持續,取決於外在是否有不斷的獎勵或者是好處,但要註意的是來自於外在的東西,易於型成習慣,進而對外來的獎勵感到麻木,使得動機失去推動力。

第3種是內在的反向動機,是受到內心負面的感覺所驅動,比如說感覺受到威脅,害怕失敗,空虛感跟不安全感等等。內在反向動機可能會帶來一些行為的改變,但是卻也有覆發的可能,比如說,我們戒菸是因為擔心抽煙會帶來肺部的疾病,這是一種內在反向的動機,我們可能會因為這樣改變了抽煙的行為,可是這個動機不是來自於內在正向的驅動,可能隔一陣子,就會故態復萌又抽起菸來。

第4種動機是外在反向的動機,也就是被外界的不良因素所驅動,負面的情緒所感染,比如說被別人輕視、經濟或者是人際關系上的壓力,來自於重視的人的抱怨和情緒壓力,不穩定的生活型態等等,這些也都會讓人產生改變的驅動力以獲取成功,,但它也有可能進入覆發的階段,因為是被外在逼著做出的改變,只要是被逼迫的改變都很容易轉回原形。

所謂的動機水平是衡量一個人是不是擁有長期行動力的因素。

接下來我們來談第2個因素,稱之為自我管理的水平,自我管理指的是一個人有多大的程度,感覺到自己有主導管理各項功能的主權,這個內在與正向的東西息息相關,當一個人自我管理感強烈,將更能夠接受挑戰,擁有更高的自我價值感和成就感,因為自我管理感強的人覺得自己能夠為自己的生活跟生命做主,如果能夠自己選擇要完成的任務,你便很容易在這個任務上面產生成就感,如果這個工作和任務是被迫接受的,那麽就算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也不會帶來相對的價值感。

第3個,能夠影響長期行動力的因素,就是目標導向,行為的系列相關技術。行動力還涉及到一系列的技術,比如說事件的管理、目標的拆解策略、以及階段性的評估能力,如果在行動過程當中,因為不擅長這些目標技術,而導致行動能力降低,產不出結果,將很容易耗損精力,半途而廢。所以人們若要提升自己的長期行動力,或是持續的升高自己的努力水平,要有意識的訓練自己,熟練目標推動的知識以及技能,讓目標容易實現。

第4個成功的因素是要養成對自己正面鼓勵的訓練,每一個人都需要被讚賞,我們采取行動,不斷的提升知識與技能,讓生活跟工作因為行動產生結果,這是一個正面的行動力循環,當產生正向的關聯時,我們能夠讚賞自己的行動力,如此行動力就容易產生長期的持續性以及影響力。 檢視掌握成功的因素,讓行動產生影響力,成為邁向成功的觸媒。

StrengthsFinder #4 – Analytical 分析:研機析理,繁覆中尋求脈絡、看見才會相信

StrengthsFinder #4 – Analytical 分析:研機析理,繁覆中尋求脈絡、看見才會相信

Analytical – Strategic Thinking Leadership Domain

分析是一種抽絲剝繭、追根究底的能力,能夠從繁覆中尋找脈絡,堅持眼見為憑的原則。

具有分析天分的人,對於影響處境的所有的因素都能深思熟慮,他們對原因跟理由都有一探究竟的熱情,尋求邏輯性以及目的性的方法,能在覆雜的狀況中發現簡單的脈絡。處理情感的議題時,能夠冷靜的面對,不受外在或自我情緒的幹擾。他們尋求數據,實事求是,需要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從事思考。如果遇到有些事情不能被證實,或眼見為憑時怎麽辦?有三項行動方案供分析型的人練習:

第一,聆聽具有明顯戰略,信仰或是體諒天份者的意見。他們具有難以測度的洞察力跟直覺,但預判又總是正確無誤,頗具參考價值。

第二,留下時間辨思值得信賴的訊息,選擇可以發揮特質的工作,例如資料分析,研究資訊模式和整理創意的工作與任務。

第三,如果參與創始事業計劃工作時,建議在初期的時候就加入,如此才能在策略或行動完善之前貢獻你的分析特質,展現你在團隊工作中的意義和價值。

不成熟的分析類型者,會經常質疑其他人提供的資料,又少有讓他滿意的答案;成熟的分析類型者能夠從覆雜的現實中尋求有意義的理解。

分析類型者會聽從大腦的指揮,而體諒類型者會順從心靈的引導。

為了有效鍛煉追求分析天賦的特質,可以透過以下的問題反思:

第一,在哪一種工作領域或環境中,你的生產效率最高?

第二,在團隊和組織中你的什麽特色最受到註意,哪些地方你可以利用,增進工作表現,讓別人看到你的提問跟評估的價值?

第三,對你的團隊和組織而言,成功的絆腳石是什麽?有什麽重要的難題必須解決,有什麽信息跟分析可以幫助你達成目的?

第四,誰從你不斷的分析研究中受益最多,如何讓他們知道你樂意提供協助,也希望他們知道你為組織所帶來的價值貢獻。

第五,你如何知道你是成功的?你如何判斷成功?哪些重要的因素和數據可供準確衡量?

有幾個實用的思考工具,幫你分析問題,快速提出自己的想法。大數據分析已經是世界各國追求穩定發展重要的參考工具,很多國家的科學研究中心都會有專門的人負責這一項任務,能根據大數據分析結果,針對當前重要的議題提出前瞻性觀察報告,讓政府的政策或是公司的策略,能夠掌握社會迫在眉睫的問題,或是對消費者需求,及時提出因應措施。

很多資料庫將社會的現象透過大數據整理、追蹤、探討並預測未來。具分析能力的人如果能夠透過數字看見趨勢圖像,幫助組織擬定政策方向,可以充分展現數字分析的力量。數字雖然不能夠決定一切,卻是政府推動政策或是企業擬定決策的關鍵重要依據。每一個政府都有國家級的研究科技政策咨詢中心,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就像是政策的參贊幕僚,支援國家政策的規劃和制定,有的專業角色是負責指標資料的收集和處理分析,有的是利用數據做出趨勢推論,讓數據能夠說話。

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認為構思任何策略時,一定都要從客戶的觀點出發,也就是了解消費者最需要被滿足的需求是什麽,他在企業參謀一書中提出了所謂3c的分析法,分別代表制定策略時必須重視的三個主要角色:

第1個顧客 Customers、第二,企業本身 Company、第三競爭對手Competitor。

具有分析強項的人,如果能讓自己的角色或者是工作,專註在研究公司顧客的需求,分析企業本身的優勢與機會,還有預判競爭對手的行動,將會為組織帶來極大貢獻。企業在發展策略的過程中,可以套用耳熟能詳的營銷4p理論。可以專註你的特質、激發你的靈感。

4p理論是行銷大師,傑羅姆麥卡錫所提出的,分別指的是 (1) Product 產品, (2) Price 價格,(3) Place 通路,(4) Promotion 推廣方案,在這幾年又加上的第5個P,(5) People 人員。在發展策略的時候,你的分析能力如能專註讓每一個P都有清楚的圖像,可以幫助企業或是新創公司更有效的制定策略。

Why do Analytical people have the ability to think about all the factors that might affect a situation?

People exceptionally talented in the Analytical theme search for reasons and causes.
They search for reasons and causes, looking for logical and objective approaches. They are able to find simplicity in the midst of complexity. They bring dispassionate thinking to emotional issues.

為甚麼具有分析天分的人,能對可能影響處境的所有因素深思熟慮?
分析主題突出的人尋求理由和原因,他們善於思考影響一個形勢的所有因素。

他們對原因和理由追根究底,尋求具有邏輯性及目的性的方法。能在複雜之中發現簡單,在面對帶有情感的議題時他們能冷靜思考。他們尋求數據實事求是。需要多餘的時間從事思考。

分析特質的人還能透過聯想力的練習,讓類比激發可能的創意,有一種透過文字發想的類比法則,簡單有力,可以提供創意式參考。首先第一步,設定議題,議題要具體化,比如說公司要開發熱水壺,所以議題是熱水壺;接著尋找關於功能的關鍵字,例如「熱水壺」的關鍵字是「溫熱」;再來想像類比事物,比如「溫熱」聯想到「巖漿」;繼續類比事物調查,例如「巖漿」想到「流出燒光森林」;最後是類比事物與議題的強迫結合,例如「熱水壺」與「燒光森林」的結合產生「瞬間升溫」的想法。這套理論是避開習慣的線性邏輯思維,運用跳躍換位的類比想像激盪出意想不到的創意方案。

價值分析是企業管理經常針對產品或服務所進行的功能分析,目的是探討成本如何實現產品或服務的成果,價值分析一般的公式,在現代企業管理當中會把價值等於功能除以成本,也就是你的產出與投入的資源。核算出來就是社會經濟價值,代表的就是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的總量,以及為了產品或服務所需要消耗的資源。企業管理的決策經常會按照價值分析的原則來進行,通過分析才能實現企業的效益以及效能。如何透過與人互動互相理解,把對的人放在對的時間唄的工作上產生對的價值,這是我們認識天賦特質很重要的運用方式,也是協助別人共創最好的成功契機。

質疑是邁向哲理的第一步 – 迪德羅。

為了有效追求分析天賦主題,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問題反思。

1. 在哪一種工作情景或環境中,你的生產效率最高?
2. 你在團隊和組織中以什麼聞名? 有哪些方式,你可以使用?以讓別人看到你的提問和評估的價值?
3. 對你的團隊和組織而言,成功的絆腳石是什麼? 有什麼重要的因素必須被解決? 又有什麼信息和分析,可以幫助你達成目的?
4. 當你不斷以分析的角度看待事情時,誰受益最多? 你如何讓他們知道,你樂意提供協助。你又該如何讓他們知道你在這個情況中可以帶來的價值?
5. 你如何知道你是成功的,你如何判斷成功? 又有哪些重要因素或數據讓你可以準確衡量?

StrengthsFinder #5- Arranger 統籌安排彈性管理,有限資源執行高效任務

StrengthsFinder #5- Arranger 統籌安排彈性管理,有限資源執行高效任務

StrengthsFinder #5- Arranger 統籌安排彈性管理,有限資源執行高效任務

Arranger – Executing Leadership Domain


為甚麼統籌類型者喜歡身處於變動事務中?
統籌類型者是善於協調和組織的人,他們樂於管理安排所有的資源和人力,以達到最高的生產力。他們是一群工作既有效率又有效能的人。他們能在機動以及變化性的環境中工作。

作為一個靈活統籌調度的指揮家,怎麽樣能夠透過發展優勢,善用多元化的安排,將手上代辦的事情,運用彈性管理,高效能的實踐任務。統籌是一個執行力的優勢特質。


具有統籌特質的人,他喜歡處於變化多端的環境和事件當中,他善於協調,能夠在組織中妥善安排資源。把人力和各樣的資源分配到最好的位置,進而達到最高的生產力,這帶給他們巨大的成就感,他們是一群工作兼具效率和效能的人,能夠在瞬息萬變的動態環境中從容應對,排序組合。


善於統籌的人,能夠把雜亂無章的事情梳理成有條不紊的步驟,並成為可以按部就班的過程,化繁為簡,對他們而言是非常輕松容易的事。但是相對的,這類人也有可能因為太習於經常改變,以至於讓周圍的人跟不上步伐,而顯得無所適從,這是統籌可能造成的盲點。


那麽該怎麽管理這樣的盲點呢?統籌類型的人首先要常常提醒自己的是,少動就是多做,這項道理,要記住簡單才能夠極大化,這裡有三個行動方案是發揮統籌時,要謹記於心,而且經常實踐的:


第1個要記住,專註完成工作的策略,計畫方案不能只是統籌和管理安排流程,重要的還要符合達成工作的策略跟步驟,策略的制定能力至關重要,往往是成功的關鍵原因。


第2個成功要素,是要確保發展進行的方案思考完善,不只是安排流程,而是如何能夠發揮流程中的綜效,高效能的實現任務。


第3個行動是要能幫助其他人在變化的局勢中充分了解,進行采用的對策與改變的目的與原因。要記住團隊融合是成功的競爭優勢,雖然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但是一群人卻可以走的很遠。要多花時間跟其他人溝通,盡力說明為什麽新的安排或方法更有效用。


不成熟的統籌類型的人喜歡大肆更動,因為他厭倦一成不變,他的改變常常只是為了要讓他的生活和工作變得有趣。要成為成熟的統籌類型者,必須經常有意識的鍛煉,這可以透過自我察覺跟練習,反思在動態變化當中,如何是最有效掌管人事、工作、程序、以及提升生產力,增加工作效能跟效率的流程與方法。


你可以想象統籌類型的人,就像是手上可以有同時把玩好幾顆球的特技演員,他們能夠在運動中同時註意到手上的每一顆球,並且靈活的管理運用。


相對於統籌類型者,有另外一種特質的人稱之為責任類型者,顧名思義,具有責任特質的人就像是一個足球球員,永遠執著註視腳下的這一顆球。


統籌類型的人非常擅長於項目管理,如果能夠很清楚的知道成本的管控,效能效力的評估管理,同時滿足質量,時間工期等前提下,包括實施過程當中的費用、符合策略的計劃,能力安排,組織控管跟協調等活動,統籌的人對於各種項目,將能因為擅長於排列組合,而實現預定的目標,並且能夠有效率的降低成本費用。


成本控制管理的6項原則:


成本控制管理的對象是一種重要的項目式工作統籌,進行的主體是人,其目標是在工作跟人的均衡管理上,能夠有效合理的利用人力、物力、財力,以降低成本,增加項目的效益。如果要能夠統籌工作,達到成本控制,有6個原則在進行工作規劃時,可以考慮運用:


首先第1個稱之為集成管理原則,我們要認知項目的成本,進度跟技術這三者都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項目的成本管理絕對不可能脫離技術管理,進度管理而獨立存在,只有在成本,技術跟速度三者之間能夠達成平衡,才能達到有效的集成管理。


第2個是全面控管原則,全面控管包括成本控制,跟整個流程的管理,當你的流程管理需要涉及到所有的部門,包括組織跟員工、還有工作中的每一個人,需要讓每一個單位都明白切身的利害關系,經營管理並不僅僅是經營部門,或者是財務部門的事情,在工作進行的每一個過程,跟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產生對成本的影響。而且在不同的階段,我們會需要關註不同的重點。


當我們具有全面性的策略思維之後,就進到第3個原則稱之為目標管理,透過一系列科學化的費用估算跟控管體系,把目標轉換成為可以預測,或者是可以控制的基準,在流程當中進行管控。比如說成本的設定追蹤、責任的分配跟執行、過程當中不斷修正管理,才可以確認目標原則,對於統籌的效能產生直接的幫助。


第4個是動態控制的原則,在工作進行或者是成本發生的過程中,我們要時時對照我們的目標,分析它的趨勢,找出它的偏差,修正之間的差距,並且采取相應對的做法跟措施。所謂的動態管理就是一個不斷的檢查、分析、修正的循環過程。


第5個原則是風險管理,在每件項目的進行過程當中,我們都可能會出現決策的風險,不管是來自於外在環境或者是方案變動所產生的風險,包括市場政策,法律,信用等等,都可能是不可抗力的因素。這些風險都會反映在達成統籌項目的成本,所以如何註意風險、回避分散以及轉移風險,是統籌類型的人需要學習的一個技能。


第6個是成本控管的原則,成本控管並不是消極的限制或者是節約,而是在成本控制的過程當中經常檢查尋找偏差,透過優化的管理跟效能的提升,來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在運用這個原則的時候要註意,降低成本所產生的可能結果,不是只是成本數量的降低,還要優化成本產生品質的提升。


以上六項統籌管理的原則,無論是運用在工作任務,或關系的建立、和生活上的平衡管理,也都能產生正面的影響力。

Why are Arrangers comfortable with lots of moving parts?
People exceptionally talented in the Arranger theme can organise, but the also have a flexibility that complements this ability. They like to determine how all of the pieces and resources can be arranged for maximum productivity.

Arrangers work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An Arranger is a coordinator, someone who are able to work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


簡而言之,第1個集成管理原則,考慮的是每件事情、或人與人之間,會不會有綜效的可能。


第2個全面控管原則,關註的是你怎麽從全面的角度,來看待你的工作跟生活之間的管理。


第3個目標管理要思考的是你真正想要實現的生命、生活或者是工作目標是什麽?


第4個動態控制就是要能夠接受,每件事情在移動的過程當中,絕對會產生一些期望值上的偏差,如何調整,以終為始,確認所進行的方式,才能夠朝向你期待的方向前進。


第5個風險管理就是接受、而且管理可能會產生的風險,要明白每件事情的發展都不一定盡如人意,人生不如意十之有八九,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怎麽樣管理並規避其中的風險。


最後一個成本控管就是了解在統籌管理的過程當中有哪些事情是有優化的機會。如果您的目標是要成為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統籌型領導者,就需要不斷的鍛煉及練習,同時也可以用以下幾個問題進行反思:


第一,你的統籌行動當中要達成什麽樣子的目標?


第二,你如何統籌人力跟資源來實現這個計劃?


第三,在你統籌的過程當中,有什麽機會可以發揮綜效?


第四,記住有時候“少就是多”的原則,你需要放掉什麼?


第五,在你過去統籌管理的過程當中,有哪一些過程是你值得讚賞,而且可以在未來重覆運用的?


將統籌方式變成有系統的步驟,透過分享與溝通,讓其他人進入你的計畫,將能夠讓工作效率以及效能大大的提升。


StrengthsFinder #28 – Relator 交往親密的信任關系,相信人與人的交往互動、貴在知心

StrengthsFinder #28 – Relator 交往親密的信任關系,相信人與人的交往互動、貴在知心

StrengthsFinder #28 – Relator 交往親密的信任關系,相信人與人的交往互動、貴在知心

Relator – Relationship Building Leadership Domain 交往是親密的信任關系,相信人與人的交往互動貴在知心。林肯說過:「人生最美好的經驗就是與他人的友誼」。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人跟他開誠布公地談心,一個人盡管可以十分英勇,但是,他也可能十分孤獨,友誼的光芒像磷火,四周漆黑的時候更會顯得閃耀,人與人之間的相識貴在相知,人與人之間的相知貴在知心,我們有了朋友才會顯現出生命的價值。 為什麽具有交往天賦的人能享有跟別人親密的互動關系?跟朋友一同努力完成目標的過程中,能夠帶給他們深切的滿足感,交往特質的人樂於結交朋友,互相了解,他們為所處的環境帶來社交的深度跟透明度,具有交往特質的人,他們喜歡1對1的互動,看重緊密,關懷,成熟的關系。也許他們認識很多人,也能夠跟形形色色的人建立關聯,然而他們願意更加了解身邊親近的朋友,享受成員交情非常深入的小圈圈關係。 如果交往類型的人想要拓展關系,讓他的社交圈更大的時候要怎麽做呢?有三個行動方案: 第一,在一個由信任的朋友組成的團隊中,你有較高的表現,所以嘗試尋找一個有友情激勵的工作環境,太過制度化的組織會限制你的表現。 第二,展現你對朋友的信任,進而影響他們更能信任他人,讓你成為組織內學習的模範。 第三,無論多忙也要跟朋友保持聯系,他們是你的動力燃料。 不成熟交往類型的人,處在一種固定朋友群中讓他感覺舒適,成熟的交往類型者,帶給朋友群體舒適感。 交往類型的人想要多了解已經認識的人,而取悅類型者想要認識更多的人。 每一個人在這個社會中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是我們又渴望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系,親密關系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泉源。我們要如何能夠跟其他人建立更深層次的關系呢? 第1,朋友是麻煩出來的,找點小事情去麻煩別人是搭建人脈的小技巧,很多人觀念上有個誤解,認為麻煩他人會造成對方困擾,不是一件好行為。而父母從小總是教導我們凡事情都要自力更生,自給自足。不求他人好像就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了。但是真誠坦率的朋友關系是透過麻煩鍛煉出來的,如果你主動請求別人幫你一些小忙,通過這些互動行為有助於信任關系的養成跟關系的深入。 第2,朋友是聊出來的,敞開自己內心柔軟的一部分,跟朋友分享內心真正關切的問題、疑慮跟擔憂,像是子女的教養問題,對健康的擔心,對老人家的關心等等,都可以作為跟別人分享的話題。遇到困擾的事情也可以找朋友諮詢意見,比如說事業發展的方向,公司老板同事的溝通之道等等,打開內心分享彼此的酸甜苦辣,可以建立更深的感情。 第3,深層次的交往,從深度了解對方、彼此啟發開始。首先我們對人要充滿好奇心,有意願和誠意去探索一個人的本質特性,了解一個人真正的激情,動力,愛好,以及他看重的人和事。每個人的內心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關註,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提出啟發性的問題,能讓對方知道你真正想要了解她,也在乎他。虛應敷衍的寒暄無法建立更深刻的交往、關系及連接。 第4,真誠的提供對方幫助,是增進親密關係重要的一環。能為別人提供服務,朋友自然而然會更深的交往。為對方創造價值,不僅僅是把陌生人變成熟人,也是讓泛泛之交轉化為親密朋友的觸媒。不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真心誠意的幫助他人,才能夠交到真正的摯友。 第5,做真實的自己,表達而不是去表現自我。一個人身上最有吸引力的地方,除了熱情就是真誠的力量。做真實的自己,透過自我表達讓對方了解自己,建立更深厚的關系。如果只是單純的表現自己,以博取他人認同,這樣的行為無益於關系的增進。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展現真實的自己,帶給我們真正的力量和自信。

Why do people with stronger ‘Relator’ traits find satisfaction in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People with strong ‘Relator’ traits love to build close and strong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They enjoy working hard with a fellow friend towards a shared goal, and feel extremely satisfied when they succeed. Relators want to know their closest friends, and be known by them. They value one-on-one interactions, and enjoy close and deep relationships where both parties are mutually caring. While people with such traits might know many people and have many acquaintances (due to their ability to relate with all sorts of people), they usually tend towards having a small group of close-knit friends.

為甚麼具有交往天分的人能享有和別人緊密的關係?

交往主題突出的人愛好與別人建立緊密關係;樂於和朋友一起奮鬥達標。 他們發現和朋友一同努力完成目標的過程中能帶給他們深切的滿足感,他們樂於結交朋友互相了解。他們為所處環境帶來了社交的深度和透明化。 他們喜歡一對一的互動,看重關懷,成熟的關係。他們願意更了解身邊最親近的朋友。也許他們認識很多人,也能和形形色色的人建立關聯。然而他們依舊會有一個小圈圈,裡面成員的關係交情非常深入。 說話的藝術是建立信賴關系重要的技巧,為了跟其他人建立互相信賴的關系。需要學習溝通技巧,可能有人會發現,花了很多時間解釋,可是對方卻無法理解,或者是聽對方講了一堆,結果自己還在霧裏迷惑,會讓說的人覺得很煩躁,聽的人感受到厭煩。無形的壓力就會漸漸產生,這種溝通的隔閡每天都在發生,對於不擅長溝通的人來說,常常會有不說點什麽,炒熱氣氛好像這樣做是不行的,或者是會想我似乎應該說點什麽有趣的話,讓對方感覺到興趣,這種自我中心的思考邏輯,往往會是溝通上的障礙。確實在聚會或者是跟朋友相處的時候,聊天的趣味性可以熱活氣氛,讓其他人感覺到你的活力,也能夠放松自己的情緒跟壓力,但是快樂或有趣,並不是建構信賴關系的原則。要跟對方建立信賴關系,必須深刻記住的溝通技巧,那就是,聆聽、觀察以及模仿。 傾聽是溝通技巧中很重要的一點,看似非常簡單,要能深刻做到卻是需要練習,重要的原則是要把對方要說的話,聽到最後。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對話的機會,但是對於對方說的話,我們了解到了什麽程度呢?我們是不是會根據自己的意見中途奪取說話權,只說了自己想說的話呢,順著對方要說的話接著表達自己的意見,在聚會的時候可能會產生活絡的氣氛,讓談話更加順暢。但對於有事情要找你商量,或者是要尋求建立信賴感的人來說,被打斷的談話會讓他的心裏感到無形的壓力,如果你希望知道他想說的話,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打斷他,先聽到最後,不過有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又臭又長的說明,不但浪費時間,還會讓人不明白話裏的重點,這個時候適當的切入一句問話,所以你想說的是什麽什麽嗎?用這樣的方式來了解對方中的重點是一個很重要的溝通技巧。 第二,如果沒有被要求的話就不要給意見,聽了對方的訴苦,會有一種我如果不說點什麽可能對她不見得有幫助這種想法產生,所以提供了建議或者是安慰的話,這樣子的對話模式傾向於發生在男女關系當中,因為男生相對的比較喜歡論述,可是女生只是會覺得只要有人聽我說說話,我並不是真正想要獲得什麽意見,有時候只要說,哦,原來是這樣,真是辛苦你了,這樣子的話會讓找你來商談的人得到心理上的滿足,這樣子也就夠了。 第三,不要過度否認對方的意見,當對方的價值觀跟我們不同的時候,可能有的人會回答我覺得這樣子不對,我不這麽認為等等,這種否定對方意見的話,這樣會讓對方的談話意願變得很低。先聽完對方想說的話,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否定或者是剝奪對方談話的意願,等她全部說完之後,再說出你的建議,是比較好的做法。 溝通的技巧很重要的是觀察,首先要尋找你們相似的地方,面對可能個性、興趣跟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有些人會有不安或緊張的情緒,若發現自己跟對方的共同點,就可以拉近距離,開始萌生安心以及信賴感,所以跟其他人見面最重要的就是尋找共同的要素,有時候其實加一點點就可以了。專心聽對方說話可能發現你們念的科系是接近的,有同樣的興趣或者是住在同一個城市,兩個人間的關系關聯再不起眼,只要有一點點共同性,作為橋梁就可以拉近彼此的關系。在對方談話中要找到共同的元素,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提問,妥善的引導對方自由自在的發言。 其次取得互相信任的溝通技巧是模仿,有幾個技巧,第1個動作的模仿,比如你的身體的語言,他喝咖啡,你隨著他喝一口,這樣子相同的動作要自然不做作,第2是通過聽覺學習的模仿,就像鸚鵡一樣通過聽覺傳達訊息,比如對方說暑假的時候我們去夏威夷玩,你就跟他說全家去夏威夷玩了,當對方說上個月我買了新車你就跟他說,啊,你買了新車啊,通過模仿的方式讓對方順利的,把他想傳達的信息完成,這樣子的溝通就非常的完美。 第四,呼吸一致,通過觀察對方肩膀胸部腹部,你知道對方呼吸的節奏。一致的呼吸,不著痕跡的跟對方建立聯系,當這個呼吸的節奏一致的時候,你會很不可思議的跟對方產生信賴關系的連接。同時配合對方的價值觀,學會這個技巧,將可以建構強力可信賴的人際關系,比如有人說人生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或者是,我認為金錢不是萬能的,或我也不想過著長壽,可是卻很平淡的人生,而是想要活得豐富精彩,像綻放的煙火一樣,這樣子的語言傳達的是對方的價值觀跟信念,如果你有同感,你就很自然而然的會產生互相信賴交往的互動關系,練習掌握這些溝通技巧,你將能擁有互相信賴、建立交往關系的主導權。
StrengthsFinder #29 – Responsibility 責任盡忠職守、一諾千金、勇於任事,一肩挑起重擔

StrengthsFinder #29 – Responsibility 責任盡忠職守、一諾千金、勇於任事,一肩挑起重擔

StrengthsFinder #29 – Responsibility 責任盡忠職守、一諾千金、勇於任事,一肩挑起重擔

有責任感的人盡忠職守,一諾千金,勇於任事,能夠獨立奉獻,願意一肩挑起重擔。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說過,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責任是對自己要去做的事充滿熱愛。一個人如果沒有熱情,將會一事無成,而熱情的起點正是責任心,為什麽具有責任特質的人,容易得到他人信任,相信交託給他的事情一定使命必達?責任是一個執行能力,因為他們天生的價值觀註重誠實,守信,忠貞等原則,強調言行一致,說到做到的美德,是值得信賴的工作夥伴。 有責任感的人看重自己,尊敬他人,能夠信守承諾,身體力行,贏得別人的信任和讚賞,會讓他們感到自在滿足。但是想象一下,你周圍是否有一種責任感很強的人,對於別人的求助一向來者不拒,大小事都攬在自己身上,以至於惶惶終日一刻不得閒,最後弄到自己身心俱疲,也得不到別人的感激。這就是責任感可能有的盲點,是必須有意識有技巧的善加管理。 有三個行動方案可以管理背負太多責任的盲點: 第一,要跟明顯紀律或是專註特質的人合作,有紀律的人能創造架構,而專註的人知道什麽是核心的目標,這兩種人可以幫助責任特質的人走在正確的軌道上,避免負擔過重。 第二個行動方案是隨身攜帶行事曆,在承諾新的任務之前,先翻開你的工作清單,檢視未完成事項,避免衝動允諾。 第三,在工作領域或日常生活中要經常提醒自己並練習拒絕別人的藝術,英文有一句片語 Put the monkey on your back,想像一下一隻猴子背在你的肩膀上會有多難過呀,不要承受你無法負擔的責任。 不成熟責任類型的人,即使在做正確的事情,也會覺得有四面八方的壓力向自己襲來。成熟責任類型的人在做正確的事情時,感受到的是發自內心的喜悅。責任跟行動是兩種不同對比的特質,責任類型的人認為,如果無法把事情做對做好,那麽就不要做,執行能力是很重要的關鍵。至於行動類型的人相信,試試做一點事情總比什麽事都不做來得好,行動類型的人是從行動當中學習,透過行動來發揮他對周圍的影響力。

Responsibility – Executing Leadership Domain

Why do people trust those with strong ‘Responsibility’ traits to get things done?

People with strong ‘Responsibility’ traits take ownership and are greatly committed to the promises they make to themselves. They believe in stable values such as honesty and loyalty, and value the respect of others. As a result, people around them find them to be highly dependable individuals, as they keep their promises and follow through on any commitments they make. They feel most comfortable when others around them trust them.

為甚麼具有責任特質的人,別人總是信任他能把事情做好?

責任主題突出的人在心理上對自己的承諾負責。恪守穩定的價值觀,例如誠實和忠誠。 他們獲取別人的心理肯定,因為他們必定說到做到,他們是值得信賴的。 他們看重並且尊敬他人、信守承諾,並且身體力行。別人對他們的信任感,會讓他們感到自在。 責任類型的人把事情做對做好,為最終的結果負完全的責任,就是所謂的當責Accountability,近年來許多財星500大的企業紛紛把當責,列入企業的使命和價值觀中,哈佛商業評論的前總編輯史東甚至表示當責將成為未來10年的商業熱門用語,谷歌的全球副總裁李開覆則說,當責是最新管理理念的全新方位視角,責任是一種自我察覺的意識,也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能力。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品格。責任就是對自己可能並不喜歡的工作,依然無怨無悔的承擔,認認真真的做對做好。 微軟公司,將當責列入企業6大價值觀之一,他們認為當責就是說到做到,為所做的承諾負起責任,不論對同事、員工或是顧客,事業夥伴以及股東都一視同仁負責到底。成熟當責的價值觀,指的就算是發生難以預料的事情,導致承諾無法兌現,有當責的人還是能夠做出應變方案,誠實面對,找出解決方法,把事情做對做好。一言蔽之,當責就是矢志完成承諾,為最終結果負起完全的責任,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在當責文化的熏陶之下,工作者將不會沈迷在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或者是雖敗猶榮,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情緒泥沼當中,在當責制的管理之下,重要的是要能夠交出成果,交不出成果就是失敗。《當責》一書的作者張文隆在文章裡提到責任有三個等級: 第1個等級是官僚,官僚的人只關心自己的工作方式,不在乎客戶需要的成果。 第2級是負責,有責任感的人會確實執行被交付的責任,以及對自己所定下的承諾並產出結果,不過通常不會願意承擔額外的過失責任。 第3級就是當責,不只是交出結果,常常會提供超過意料之外的滿意。比如說送車進廠保養維修,通知取車時發現車廠已經將你的愛車清洗打蠟一番,這時候對於車廠服務品質的期待便會大大加分,我們可以說當責的人看責任的角度是從顧客的角度出發,而不僅只是照著工作流程表逐項勾對。 奇異公司前任的執行長傑克威爾許在《致勝》這一本書說過,商場上不管是什麽狀況,如果你把自己視為受害者,你只會自取其敗,這種態度會斷了你所有的出路,甚至會讓你的職業生涯陷入死亡的漩渦。大衛‧迪利(David Dealy)和安德魯‧湯瑪斯(Andrew Thomas)在《當責式管理》(Managing by Accountability)書中所言,人們通常對事情並不太會有承諾的,他們只是很自然地做了他們所當做的,也正「因為人類的本性,我們才有了當責。」 當一個負責任的人,極致的發揮它的特質,執行交付他的任務,這種執行能力將為企業及個人帶來極大的成長,責任感的人在面對任務時可以思考,哪些是你想要做的事,哪些是你有能力做的事,而哪些又是你必須做的事,想做的事可能是一年後或是5年後的目標業績或者較長遠的生涯規劃,人生目標等等,有能力做的事。衡量自己能力的承載量,在可負擔的範圍內全力以赴發展你的優勢,最後是必須做的事,是你現在必須解決的問題或是任務,你也可以把所有的任務分為長中短三個時間軸來做規劃,當你有個基本架構,就能明確的分配,讓行動更有效率。 如果某項任務剛好都是你想做、有能力做、必須做的事,毋庸置疑他一定是你最優先最重要的任務了,當這三者達到一致的狀態時,你的責任特質將帶給你最大的幸福感
StrengthsFinder #30 – Restorative 排難高手,具有洞察問題、撥亂反正的回應能力

StrengthsFinder #30 – Restorative 排難高手,具有洞察問題、撥亂反正的回應能力

StrengthsFinder #30 – Restorative 排難高手,具有洞察問題、撥亂反正的回應能力

Restorative – Executing Leadership Domain

排難特質的人具有洞察問題,撥亂反正的回應能力,能夠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雨果曾說,上帝給人一份困難的時候,同時也會給人一份智慧,大部分成功的人並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排難的人能夠看見問題,預防問題,解決問題。

為什麽具有排難天分的人,善於找出問題的起因,而且能有效的解決問題呢?當面臨困難時,排難的人樂於尋找解決方案,他們不畏懼繁瑣的問題,能帶給別人勇氣和創造力,他們的思維模式能夠清晰的看見問題,而且相信伴隨問題一定有解決的方法。

排難的人可能有的盲點是太過於關註問題,有時反而本末倒置,拘泥在問題的細節裏,而忘記完成更大的任務。這種容易被貼上喜歡找問題負面標簽的行為,是排難特質的人可以註意處理的盲點。有三個行動方案,可以使用:

首先要人盡其才,在工作中尋找適合自己的角色跟定位,最好是主要負責專門解決問題的部門,比如說,機械的故障排除,處理客戶的抱怨和問題等等。這樣的工作環境讓他們樂在其中,能力得到發揮。

第二是要讓自己喘口氣,明顯排難特質的人,有時候會過度自我挑剔,因為周圍都圍繞著問題,對自己當然也不會放過。

第三要能夠學習放手,讓別人解決屬於他自己的問題,排難特質的人往往自視甚高,認為問題只有自己能夠解決。最困難的時候,離成功也不遠了。但事實上,如果能夠鼓舞激勵周圍的人,一起排除困難,團隊將能夠達成更卓越的成就。

不成熟的排難類型者能觀察到問題所在,卻缺乏解決方案,或是沒有正確的動機去改正問題,成熟排難的人在察覺問題當下能對癥下藥,馬上解決。

排難類型的人是解決問題的高手,他們看到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而戰略類型的人則是規劃藍圖的專家。排難的人因為時常看到了難處或問題,所以有時不免也會感到挫折,當心灰意冷時候,要如何調整心態,有4個方法可以讓大家練習:

首先就是分散註意力,將註意力轉移到其他的事情,遇到挫折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沈溺於挫折的情緒中,有很長的時間走不出來,挫折就像一副灰色的眼鏡,改變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注意力轉移就像換戴各式各樣色彩繽紛的眼鏡,讓不同的視野轉化我們的心境,自然而然就產生了正向的影響力,提高處理事情的效率。排難需要理智,然而副作用卻可能是感性的挫折,這是一種糾結的情緒,讓我們沒有辦法思考,所以要有意識的練習分散註意力,將註意力由心情轉移到事情上。

第2個管理挫折感的方法是試著作自己擅長的事,在某件事上受到了挫折,如果懷著負面的情緒勉強繼續做,只會讓自己力不從心,更加懷疑自己的能力,這時候不妨改作其他擅長的事情,不僅可以淡化挫折感,也能提升信心。信心會帶來愉悅感,當我們有愉悅的心情時,再回過頭來處理之前的難事,說不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第3個方式是找人傾訴,其實受到挫折的人特別需要有理解他的人,能夠聽他傾訴,透過傾訴適當地釋放情緒,挫折的心能得到安慰。

第4個方法就是分析失敗的原因,自我調整,這個方法屬於比較理性的人才做得到,認真分析自己為什麽會受到挫折然後進行總結,慢慢從挫折中找到解決的辦法,如果能夠調整心態,就能夠面對挫折感,克服困難。

Why are people with strong ‘Restorative’ traits so good at identifying what went wrong and resolving it?

People with strong ‘Restorative’ traits are adept at dealing with problems. When faced with difficult situations, they bring courage and creativity to the table. People with such traits are capable of identifying what went wrong, and formulating the right solutions for them. They have a strong belief that any problem can be solved.

為甚麼具有排難天分的人,善於找出問題所在並且進而解決問題?

他們樂於尋找解決方案。當面臨困難處境時,他們能帶來勇氣和創造力。
他們具有問題導向的思維模式,並且相信問題必能解決。

如果你要有效的轉移對其他人困難問題的關註,可以學習欣賞式探詢的溝通方式,就是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人際關系,或是遇到的挑戰,你會發現自己能夠為所處環境註入蓬勃發展的生機。當人們能夠看到彼此的長處,真誠分享他們的夢想跟心中的渴望,相互信任,並且通力合作,人們就可以創造一個正向發展的環境來共同面對困難。

所謂欣賞式探詢 Appreciate Inquiry,它的原理是轉換觀點,去收集各式各樣幫助我們成功的經驗,也讓我們找回了讚美別人的能力,這是一種讓人驚喜振奮,互相欣賞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個人以及組織身上所蘊含的每一項優點,這是組織能成功進行積極變革的核心精神,欣賞式探詢是包含了4個D的循環模式,我們將一一來做分享。

第1個D是發現 Discovery,即使在困難的時候,我們還是有機會找出組織或是個人具備的優勢,透過確認過去跟現在有哪一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讓我們能夠展現正面的能力。

第2個D是夢想 Dream,我們結合潛能之後,就可以發展更高的目標,比如公司的品牌存在的目的是什麽,我們這一生,活在這個世界所為何來,透過創造一個清晰的、以結果為導向的願景是我們必須追求的夢想,他讓個人組織或者是團體,從糾葛的困難當中,轉向更有價值,更加美好的未來。夢想提升我們的視野,激發我們的想象力,結合優勢能量創造動人的未來,在夢想的階段,優勢觀點結合期待,共同發展,成為積極的變革核心價值,我們有創造未來故事的能力,隨著未來的描繪更加清晰,將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力,這是一個共同期待未來的美好時刻。

第3個D是 Design設計,我們盤點整理組織或者是個人所具備的各種條件,通過排列組合以及放大資源,成為積極變革的核心,在這個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回想我們有過的巔峰經驗是什麽,過濾哪些巔峰經驗可以成為今日成長的養分,我們要如何運用這些養分再創下一個巔峰。

第4個D是實現 Destiny,是你要達成的目的,在組織變革或是改善績效的過程中,我們都要非常確切的知道我們所要樹立的希望,達成的願景,有前瞻性的組織,可以預測即將面臨的挑戰或者是困難,透過實踐計劃的能力,架構解決方案,建構一個理想的未來。

欣賞式的探詢,有人也稱之為肯定性的探詢,是一種變革的管理方法,首先著重分析,探討我們成功的優勢是什麽,利用成功的巔峰經驗,著重問題,幫助我們排除障礙,欣賞性的探詢,能夠鼓勵員工之間積極性思考,產生互動連接的信賴關系,當你要跨越下一個考驗的時候,可以試著問自己幾個問題:

第1個問題,我甚麼事做得最好?

第2個問題,讓我成功的原因?可以運用在那些其他的目的?

第3個問題,我怎麽知道我的表現是傑出的?

第4個問題,為什麽這樣的目標值得我投入時間跟精神去達成?

通過這幾個方式發現問題,想象問題,設計問題以及提出問題,用積極的方式面對挑戰,排除困難,將讓組織跟個人的發展更加出色

 

优势部落 – 融合型教练

优势部落 – 融合型教练


融合型教练 Blended Coaching < CLICK 有声教练 ->>> Blended Coaching

作为一个教练,如何运用专业,使客户认同? 如何创造融合型教练的教练事业?成为一个积极鼓励的导航者? 融合型教练的七个模块

1. Blended_什么是融合型教练?定义为何
2. Leverage_如何運用你的專業?包含添加到您的企業專業或混搭不同的技能,知識和經驗
3. Engagement_何谓客户认同参与?方法和结果
4. Navigation_前往目的地导航者:寻找路径的艺术和科学
5. Difference_创造独特教练事业?发展你的利基
6. Entrepreneur_拥有创业家心态:混合的教练事业模型
7. Driver_谁坐在司机的座位?融合型教练的機會與风险

融合型教练模块,以及如何运用融合型教练,创造你独特的教练事业:

1. Blended_什么是融合型教练?定义为何

我们先从第一个B开始,何为融合。融合型教练是一个策略,最主要的功能是帮助客户,特别是企业客户来实现其目标。

每一个人的学习模式都是不同;有的成年人是通过声音来学习,有的通过视觉,阅读,抄笔记,或者是触觉来实践或学习知识与技能。因为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不一样,所以,作为一个教练,如果你要通过课程,或者是研讨会,达到比较好的结果,了解学习者的风格,会是很大的帮助。在学习教育领域里,有一个类似的名词,叫做『融合型学习』(Blended Learning)。它指的是,通过课程,或者是融合运用几个不同的的学习模式,来让学员更有效地达到他们的学习目标。

融合型的教练定义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探讨:

教练能力可以融合其他工具。这些工具包括引导,培训,顾问,甚至于是心理学的Therapy(理疗)间的融合运用。如果你是企业外的专业教练,要去企业辅导的时候,就可以考虑怎么样搭配这几个工具,以达成企业期待的目标。
教练能力可以融合你的专业角色。过去几年,很多人学习教练都是为了『某种特定的事业目的』,比如说『我希望能够转业』『能够成为一名全职教练』或者『我想将教练当成我的第二事业』。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专业经理人,学习教练是为了让自己的专业角色更上一层楼。包含人资HR,行销,业务角色,甚至创业家也可以把教练能力加入事业,呈现更好的专业领导力。
这样的结合中,有些企业会将现有的职位与教练角色融合。我最近进行的银行案例,就是培训担当教练角色的区域督导,他们需要到各个分行去辅导分行经理或理专业务员,使员工能够通过察觉、认识公司的目标,了解认同策略的发展,共同完成业务目标。在此例子中,他们将区域督导称之为教练,用的方式是结合自身的职位,在Sales Manager 销售经理的基础上,加上教练的角色。

我认为融合型的教练,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为什么要融合。熟悉其目的性,远比探讨定义来得重要。如果你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你就会非常清楚:什么样的工具和融合方式可以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这是我们谈到的第一个B—Blended融合。

2. Leverage_如何運用你的專業?包含添加到您的企業專業或混搭不同的技能,知識和經驗

运用你的专业,将教练工具融入企业角色,或者将其与不同的技能,经验和知识搭配起来,这是第二个L—Leverage,混搭专长的几个面向。

第一,如果你已经有其他专长,如已有培训顾问等经历,将这些内容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工具型的混搭。

第二,配合你的特点或其他角色,比如你是位瑜伽老师,美容专业顾问,或是一位理财专家,当将教练的能力加入自己的职业之中,你就可能成为一名财富教练,美容教练,或者瑜伽教练。你可以融合专业才能,兴趣热情和过去的经验,创造教练事业模式。

第三,将教练功能运用在工作中,如好莱坞的电视访谈这个例子。你可以看到好莱坞的主持人会用到许多专业教练提问的方式,聆听,有力的问题,重塑观点等方法,来帮助受访者发展不同思维。好莱坞的例子说明,在一个企业内,如果你已有一个角色,肯定可以加入教练,形成一个自己的风格。这个风格可以运用在企业内,也能用在企业外,这是第二个部分:怎样运用搭配Leverage你的专业?

3. Engagement_何谓客户认同参与?方法和结果

第三个部分是Engagement客户的认同与参与。我们可以從四个方面谈谈,如何结合融合型教练增加客户的认同与参与度。

第一,Discover ~ 你要发现的是客户对相关认知和技能的了解程度;

第二,Design ~ 你需要设计整个课程的内容和架构;

第三,Deliver ~ 你需要准确传递相关内容;

第四,Optimize ~ 你需要使结果的效应达到最大化。

我们以学习驾驶作为案例,如果今天你要让一个不会开车的人,通过学习,能够学会开车。首先,我们需要发现他对于开车的技能和知识,到底了解多少。有些企业会通过发问卷等方式,来调查员工在某一个议题上的认识,比如,员工对公司目标的了解,价值观或文化认同程度。

如果,一个学开车的人从来没有上过课,也不知道车子的结构,仪表板的功能,甚至于都不懂如何刹车和踩油门,也不会转动方向盘,开启或关闭雨刷,此时,若你运用教练的方式,问他:『你现在要开车去哪里?』『你怎么驱动你的汽车?』『你会遇到什么障碍?』『你会如何克服这些障碍?』『你如何超车?』… 对于这个人来说,这些题目就太困难了,因为,他从来就没有开车的背景和知识。

首先,在他没有足够相关知识的情况下,就需要培训学习。通过对车的架构有一定认识,然后再进入第二个引导的阶段,学习者能够分享自己对过程的看法或体验,以及相关运用,甚至于碰到的障碍。然后再进入第三个阶段,通过一对一的教练,我们能够协助他克服,可能对开车这件事的恐惧感或困惑;这是将培训,引导,和教练这三个工具整合在一起,而创造出一个完整的教练驾训课程的一个例子。

当你观察Discover到客户目前对于知识的运用方法之后,作为教练的你就能够带他进入第二个阶段:设计 Design。此时,你需要知道,培训会达到什么程度,引导可以用的方式 … 是否采用小组讨论,还是视觉化或者用图片等方法;你也能够通过客户的学习风格来设计自己的课程。

第三个阶段是 Delivery,准确地传达每一个工具的形式和目的,并且能够将此结果清楚地文字化,以分享给企业的客户。一般来讲,企业会好奇的是,你用这个方式,能够达到什么结果?为什么你会采用这个方式?这些工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Deliver传递的过程中,你清晰的计划应该像里程碑一样、。此过程才能够帮助你Optimize优化教练在此过程中的最大功能。这样,你就能够将融合型教练功能发挥出很好的水准。

最重要的是。教练需要察觉自己在此过程中的角色,不论是培训,教练顾问,要很清楚地知道,何时正确更换头衔与角色。

4. Navigation_前往目的地导航者:寻找路径的艺术和科学

第四个部分是:Navigation,即前往目标的导航过程。这也是融合型教练的角色。当你在A点时,客户自己决定要去哪里,那是他的B点后,想象教练就像手机上的GPS地图一般,帮助客户决定从Point A 到Point B,探索可用的交通工具,比如,走路,开车,坐公交,还是搭配坐公车和走路,以决定前行方式。在此过程中,客户或許希望避开收费站,想走高速,或者希望避开交通拥挤的道路。这个共创的过程,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其中蕴含了个人偏好,兴趣以及专业,才能实现帮助客户从A 点到达B点的目的。

在此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点。第一,教练融合型的模式应当很便利使用。

第二,每一个工具包括教练都需要有意义。

第三,要让客户对你的方法,容易理解。

第四,你要让自己的方式有效、有特色,并能够呈现出你自己的风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从Point A走到Point B。 担任一位融合型教练的角色,也是需要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掌握自己的特色,哪一个部分是你的专长?是声音还是画面?

在此过程中,创造出一个独特的个人融合型教练方式。运用这些工具,让客户能够了解你要传递的内容,即使是同一主题,你需要探讨:我如何能够将此主题传递得更好?很重要的关键是,你需要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专业和优势在那里,使自己的优势最大化,从而使自己在不同的教练培训顾问群中能够脱颖而出。做最好的自己,

5. Difference_创造独特教练事业?发展你的利基

我们谈到了D—difference,即如何让你的创业成果或自己的事业,鹤立鸡群。很重要的是,你需要有自己的利基、自己的经验,这样,你才能够让自己的事业有所不同。

首先很重要的是,你如何发展你的利基。有的人擅长一对一的教练,而有的人擅长不同的工具策略,如研讨,引导等。你的利基常常来自于你过去的经验,个人的兴趣,自己花心思专研的内容,或者也可能是你的专长。你可能过去接受过一些培训,如会计,建筑,美学等,这些都是你的专长。当你发展出自己的利基,并能够将导融入计划,你就能有机会使自己的教练事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你的教练事业基于你如何发挥自己的利基。这些工具会产生『1+1 大於2』的结果。

比如说,你对瑜伽很感兴趣,使用融合型工具後的效果,就不会只是位瑜伽老师。

如果,你对研究关系很感兴趣,那么作为ㄧ个关系情感教练,就可能会在运用教练工具的基础上,增加顾问的功能,使关系通过研讨会和其他方式进行,先定义一共有多少种关系,以及会影响关系的因素?让学习者了解这些资讯后,再开展教练。这样的教练过程就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

或者,也有可能是你擅长某种评量工具,此工具能够帮助某一团队发展;再或者,运用某种理论来认识生命,比如说生命之论就是一种工具。在进入教练之前,你可以先探讨生命之论中有哪些现象,这些现象之间的联系有哪些等等。这样,培训后产生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在选择自己利基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观察自己的能量。察觉谈论那些题目,你会充满热情。

还需要思考的是:你很热衷的议题,与企业的相关性在哪里?我们拿Mindfulness (正念)举例,如果你仅仅在谈正念对人生的影响,可能企业不会太买单,但如果你提出的题目是:正念在平衡员工职业发展与家庭方面的作用,那么,企业可能就会买单,这被称为”work life balance”,这也是很多企业在寻找的一个策略,帮助企业的员工获得工作家庭双丰收,使他们在职业与人生中,找到平衡点。这样一来,正念的工具,就能够促成一个结果。我们也看到有些教练将Mindfulness与瑜伽,研讨,培训等搭配,形成一个很好的融合型的培训课程,你在与企业的接触,就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连续性的“面”的互动经验了。

6. Entrepreneur_拥有创业家心态:混合的教练事业模型

融合教练的第六个E-BLENDED,也就是Entrepreneurship,即企业家精神。什么是创业家精神?创业家相信他们可以「创造未来」的精神。这是创业家对于未来的信念。

创业家与专业经理人最大的差别是:专业经理人每个月会固定有一天收到报酬和薪资,而创业家心态就是要创造一个课程,在通过融合型教练整合后,使其变成一种商品,让企业买单。这样的精神跟专业经理人是非常不同的。

因为,你必须不断创造,不可以原地等待,如果你不想当一个创业家,或者不是一位具有创业精神的奋斗者,那么,一个比较简单的融合方式是与企管顧问或教练经纪公司合作。有些公司,如CoachA, CoachintheBox或者是盖洛普最近提到的Coach Exchange,他们的概念是将教练需求通过某种平台,将教练推广出去。在这一个平台上,教练只要做教练就可以了,不用太操心如何去筹划自己的商业模式,或将单一的教练服务延伸到混合型的教练服务中。

当然你也有机会使客户买单的教练服务,不止是一个小时,而是一个整体的结果。以我在新加坡担任美国管理学院的教练为例,他们与新加坡的企业合作,一年进行四次会议;他们将美国的教授送到亚洲帮各国的主管上课,同時每晚再安排教练,进行一对一教练会谈,主管能够先预定某一位教练的时间,教练过程结合了测评工具。企业从国外招讲师,到国内做培训,在此过程中,进行测评,然后让教练进来,针对测评发展领导力,开展教练会谈。这里结合了不同的工具,通过训练,测评和教练整合出一个课程。那么,这座学校卖给企业的课程就不是以小时来计算,而是以一个配套的方式进行的。这样教练服务就不会局限于小时的计算方式了。

以创业家精神和思考方式,将你的服务打包,创造出一个商品组合或解决方案,打包的方式有可能是三个月一期,六个月一期,或12个月,如果用一张蓝图来测量的话,当你的目性的与结果都很清晰的话,你可以使客户为实现目标而整组买单的。

7. Driver_谁坐在司机的座位?融合型教练的機會與风险

在最后,我们要谈谈BLENDED中的最后一个D-driver,即谁坐在驾驶的位置上。这也是融合型教练的机会在于:你运用自己的专长,过往经验,挖掘自己的热情,再加上学习,培训,整合各种技能,使其成为自己的教练模式或商业模式后,有机会帮助客户从Point A 到达Point B,协助他到达目标。但大家要切记的是,由于我们太熟悉这些工具了,所以有时候会占了驾驶、主导的位置。我们要记得,当客户已经从Point A 到达Point B后,教练下车不再协助之后,客户仍然能够自己独立前行,有能力逐步地接近自己的目标,这也是企业对教练和培训过程期待的结果。此结果持续得越久,跑得越远,融合型教练的效果也就越好。

今天在整个过程中分享了BLENDED,融合型教练的7个角度、方向,供各位思考,想想你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融合型教练,如何运用你的专业,如何能够积极鼓励,使客户认同,如何成为一个目的地的导航者,创造一个独特的教练事业。这里,你需要有一个创业家的心态,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目的是让客户坐在司机的位置上,使这辆车跑得更远、更久,这样我们的结果就会更加完美。

(文:PCC 優勢教練陳薇雅,圖:博方文創馬賽)

优势部落 – 行遠自邇 做最好的自己

优势部落 – 行遠自邇 做最好的自己


BE-UR-BEST 做最好的自己 [中國蓋洛普演講分享] < CLICK 有声教练 ->>> BE-UR-BEST 优势模式

大家晚上好,我是Viya 陳薇雅。我是台湾人,居住在新加坡。目前用中英文通过线上还有面对面的方式为顾客提供引导、教练以及优势培训,帮助企业跟个人借由盖洛普优势体系认识自己而且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成为专业的教练之前,我在外企工作了二十年。2012年的一月我开始在国际教练学院学习教练,那时候期望开拓自己的第二事业~教练事业。也期望通过这个机会把过去20多年的外企管理工作经验,协助更多人,看到他人的成长。

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教练会谈期间就能够帮助客户打开心门呢?学习教练期间我开始寻找很多不同的工具,希望以科学专业的方式结合教练艺术,当时遇到了盖洛普的《优势识别器2.0》,感觉是非常能激励我的一个工具。所以把它用到我的教练谈话中,协助客户看见自己的优点,并且能够以积极正能量,开展教练会谈过程。

2014年8月,那时候已经是ICF(国际教练联合会)认证的ACC (Associated Certified Coach助理认证教练),我参加了新加坡的盖洛普优势教练认证课程。透过运用发展我的优势力教练模式和培训,在2015年顺利拿到了 PCC (Professional Certified Coach专业认证教练)。在我的教练职业生涯上面可以看到盖洛普的影子,从一开始学习教练到后来成为教练的导师和顾问,可以说在这整个过程当中都给了我很大的影响。

我的前五项优势:前瞻,完美,战略,行动,交往,后来发现我常用的第六个是沟通。我也是在做了盖洛普34项全排序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我都一直很幸运的在运用我的优势。因为我做的是营销,营销经常要做1-3-10年的计划,“前瞻”特质给了我很大帮助。“完美”是发挥团队综效,追求卓越的特质,让我在应对各种挑战时游刃有余,很有成就感;“战略”这个特质,让我总能不太困难就找到从A点达到B点的步骤;同时我还是个“行动”派,勇于尝试去做做看,边做边调整,从做中学,我总是喜欢与同样行动派的同仁合作,也很满足于看到客户开始采取行动的那一刻;第六项“沟通”,善于把想法变成文字。作为一个营销人员常常需要通过中英文进行跨文化的沟通,以前在APMEA区域工作时,从美国欧洲到中国日本到南亚,惊讶的发现自己都没有遇到什么沟通障碍,原来我是经常在使用这个“沟通”特质。每周都要做提案和分享,让自己的想法去影响更多人,我很喜欢这种工作。

今天很荣幸受邀在盖洛普中国分享,怎么样通过认识自己的优势,结合教练或者培训,发展一个事业模式。在今天的分享当中,我会谈三个部分:

1,认识优势,做最好的自己

能够认识自己的优势,然后做最好的自己,你就会觉得如鱼得水, 享受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我把它分为8个步骤BE-UR-BEST 。这是针对今天的分享,为各位整理了一下我的一些心得。

2,结合优势,打造事业模式

第二个就是你怎样结合盖洛普优势来打造你的教练或者其他事业的一个模式。

3,团队优势在企业的运用

除了学习个人优势之外,企业经常遇到的就是当团队大家加成在一起的时候,怎样更好的发挥团队效能。促进团队整体效率提升,同时每一个人能够面对和享受他的挑战。我有做很多企业的优势团队辅导,也跟各位分享几个案例,包括怎么样把优势带到你的培训/引导当中。

我们现在就来谈谈: BE-UR-BEST

1,认识优势,做最好的自己

Brand Motto 品牌箴言

我们现在来谈第一个B,B就是品牌的箴言Brand Motto。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品牌。我相信一定有一些前人的智慧或者信念会支持你不断前进,然后成为一个非常独特的自己,这可能被称为信念座右铭或者箴言。我的座右铭是“精益求精 the best is yet to be”,我相信最好的还没有到,所以要继续努力。你的箴言可能是“有志者事竟成”或者是“拥抱热情”等。当你很清楚知道你的品牌箴言的时候,你就会用它作为一个激励你前进的动力。这样就走上一个充满了信念和热情的道路,因为你在做的事情符合你的价值观。

Engage Your Niches 跟强项谈恋爱

第二个E,EngageYourNiches,跟你的强项谈恋爱。常会有人问我说“我年纪很轻,我适不适合做教练?”或者是“我没有一些高管的经验,我怎么样做高管教练?”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过去都是过去,未来也没发生,重要的是如何从现在从你自己开始。如果你想要知道自己的强项,简单的方式就是问你自己一个问题:你有沒有什么样的特质,可以帮助别人,省时间,省钱或者是少走冤枉路?我相信所有的人的答案都是有的,只是可能对象不同。对别人生命的贡献和影响,常常都来自你的热情、使命或者过去的经验。别人更有经验也没关系,因为你有热情,懂的欣赏学习。你要思考的是有什么是你的强项,你可以跟它谈恋爱,跟它一起发展。有可能你针对年轻人,帮助大学生寻找他的专长或者事业方向,这个对他生命的影响就非常长久,你会带给別人的价值,就是你的强项、所以锁定你的强项,然后不断的精益求精,不断的的磨练训练,就能做最好的自己。

Up-to-date Reputation 与时俱进展现身手

第三个部分我们谈到的是展现身手,就是Up-to-date Reputation。我在企业工作很多年,我常常形容跨国或大企业的工作很像在开一艘航空母舰,一个大船。我们在船上时间长了都觉得自己可能蛮厉害的,可能是个舰长指挥官或者策略长,会以为自己乘风破浪应该无所不能。每个人迟早都要让位给接班人的,当有机会离开航空母舰启动自己事业的时候,有些人就会遇到困扰。可能会嫌这个小艇怎么没有人自动加油?怎么这个小艇还要自己找座标地图?海洋这么大,我驾驶这艘小艇怎么样才能够像在航空母舰上那样的自由自在呢?

关键只有一个,就是存乎一心。调整你的心态,活在当下,并且能够持续的学习,这样就算你在小船上你也一样能够展现身手。当你通过学习知识练习以及正确的态度,可以乘着快艇自在前进的时候,你会发现航空母舰的舰长经历其实只是帮助别人认识你,让别人对你可以做的事情有信心。而你的重点应该放在,你现在开了个小船,怎么样能够自由地翱翔,能够在茫茫大海上面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而且享受这样乘风破浪前进遨游的自在感。让小船去到不同的地方欣赏沿岸风景,不管是在航空母舰还是在快艇上都可以得心应手,你就能够享受人生不同的状态。

Relationships Building 建立关系

第四个当我们谈到R,Relationship Building关系的建立。教练事业或者创业,很重要的就是怎么样能够在社群里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鼓励你不断的前进,关键是建立一个互动和信赖的关系。绝对要相信这个世界非常大,市场有无限可能,不管是教练或者创业的道路当中,不要担心别人可能跟你有冲突,而是要更多考虑怎么样互相合作。

这个互相合作信赖的关系建立,从个人开始,当别人看到你,愿意支持欣赏而且享受看到别人成功的这个心态,你会发现你付出的愈多,你的收获也会更多。除了跟个人建立关系之外,你慢慢也可以开始跟一些组织建立一种互动合作关系。拿我的例子来说,我会跟信念相同的教练合作,我也会跟在新加坡美国或者是澳洲中国台湾的公司合作。以客户为最主要的考量,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客户最好的教练培训相关的服务。不用太担心你会不会失去什么,其实你把自己开放了,建立了更好的合作关系,你会获得更多。

Branded Added Value 品牌附加价值

接下来谈的BEST,B就是品牌化的附加价值Branded Added Value。为什么说品牌化的附加价值?刚刚提到,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品牌,你可能是Nike,可能是Apple,可能是微信,你可以给自己任何的品牌名字。当你很明确的知道:你的价值观,你想达到的目标,你的特色,你的独特优势或者是特质在哪里的时候,你也会从这个优势当中发现你的附加价值。比如说我的Top5前瞻完美策略行动交往,我发现我的前瞻可以帮助客户看到未来,我的完美追求超越希望越做越好,然后按部就班的采取策略与行动,喜欢互动交往关系…这就是我的特质。
当你从优势出发,看到你的优势可以带给别人好处,帮助别人实现梦想,就像肌肉多多练习一样,你越来越熟悉,你就发现你会做的更好,因为你都在累计经验。比如说,我的前瞻经验累计就是在教练或者是培训的过程当中,协助客户能够发展愿景图,做未来的规划。

Envision Your Destiny 以终为始的愿景

接下来第六个E叫做Envision Your Destiny,就是你怎么样能够想象你的目标?中国叫做以终为始,你想象你最后要到哪里。然后通过这一个目标终点来开始方向。运用步骤跟策略想象你的愿景的一个过程。这就是第六项Envision Your Destiny。

这种发展愿景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练习,问你自己: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会到哪里?有时候通过文字,有的人适合透过画面或者是影片来规划勾勒愿景。从很多教练和培训当中会发现其实很多人不太容易有机会去思考他的未来。我也希望各位通过今天机会能够想象2020年。2020年的你会在哪里?你会做什么?你会跟谁在一起,当时的温度和气味,还有环境的感觉是什么?你可以用文字或者画面,把它保留下来,那就是你的愿景。

在教练或是事业创业的过程当中,如果你清楚知道你的愿景或者是有一个方向,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要跟什么人一起工作?有什么是激励你的?当这些我是谁我要什么我会做什么的问题清楚的时候,你就发现你会很自然的朝向它前进,那个愿景就会激励你,像插着价值观的翅膀一样一直往前进。这个是发展愿景的第六个步骤。

Strengths as a Strategy 发挥优势策略
第七个就是策略,如何用你的优势Strengths作为你的策略。如果你做了StrengthsFinder,把前五项放在你的面前,然后继续去观看它们所代表的综效。这个综效就可以帮助你看到你的特质和擅长的事情。你可以用这个擅长的事情,作为发展你的事业或者教练模式的一个策略。比如说我是“交往”,可能很适合做小型的互动,如果有时候要做大众的沟通怎么办呢?我就把第六项“沟通”拿出来,搭配我擅长的“战略”,安排大众沟通的前进步骤。就是像这样用优势作为自己的策略。

Trigger Attention,Still Maintain Professional 创造专业注目
第八个T就是吸引注意,同时要维持你的专业度。引起注意有很多运用媒体的不同做法,也可以回到你的优势。比如说我的优势“沟通”,擅于把思考变为文字,我不只用它帮助自己,也会帮助别人来沟通他的想法。在我引起的注意,提高知名度的过程当中,“行动”也是我的一个优势,从体验中学习,我会激励跟我合作的人去试试看,把想法变成行动,从过程中累积经验,这个就是怎么样善用你的优势引起别人注意的例子。你的方式肯定跟我的方式会不一样,你会有自己熟悉的方式,因为你有属于自己的优势。

2,结合优势,打造事业模式

我们谈完第一个认识优势,做最好的自己这八个步骤之后,我们再来谈一下优势如何结合教练或者事业模式。

我把优势做为我的教练模式以及研讨引导活动四E策略的第一个步骤 Explore Your Strengths 发现自己的优势。随着经验的积累,我现在看到一个人的TOP5前5大主题,大概30秒就能把优点做一个分享给当事人,常常会看到对方眼中闪出的亮光,这让我非常激励,也非常佩服盖洛普。当你跟客户分析他的前几项优势的时候,就好像很清楚地打开了一扇門,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空间对话。因为所有人都从正面部份开展对谈,不会有和别人的比较,也比较不会有负面的担心。虽然有时候我们华人会忍不住去看自己没有的那个部分,但是如果你专注看你有的这个部分,你会发现其实是蛮美妙的。

有了这样的一个开始,下一步就会约定进行60-90分钟的一对一教练会谈。因为之前已经把心门给打开了,这个会谈就会非常高效的进行。以我的经验,对方对自己的问题和目标有比较清晰认识的情况下,差不多四次这样的对谈,就可以到位,就可以带着他爬过这个山峰,看到另个山峰不同的景象。

这就是我最常用的结合优势开始引导培训,然后进入一对一教练的一个模式。

3,团队优势在企业的运用

再谈谈优势团队引导的进行方式。我会把报告组合成一个优势图跟团队分享,来看部门跟部门之间如何互补加成,提升团队综效。

我在这里可以跟各位分享两个我在进行团队优势辅导的一些有趣的发现。首先是一个女性领导者团队优势力的案例。那个高科技公司的Brief希望多些女性领导,他们发现公司女性和男性的比例相当,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高阶的主管群里,都是男人在当主管。所以他们就有了这样一个议题,一直希望能够培养女性的领导者,让我协助他们做Women Leadership女性领导力的发展研讨。

我们就开始了优势力的分析,发现如果以四个区块来看,这一群女性最强的是执行力,然后第二块是关系建立。在策略的部分,基本上都大部分都没有太强的策略主题。特别在影响力的部分,整个公司包括男性的领导者都少有影响力。也就是说,大家会花比较多时间在执行或者是对内的沟通,而不是对外发挥品牌或团队的影响力。这个发现后,我们就在这个引导会上提出来沟通讨论。重要的关键就在于当女性发觉公司需要更多女性担当领导者的时候,她们有沒有动机愿不愿意站出来担当领导者的角色。

这个公司也发现他们在寻找员工的过程当中,比较会倾向于寻找招募类似或擅长执行力的女性,而不是偏重策略或者影响力的特质。因为有了这样的发现,他们接着进行一个内部讨论,重点在是不是有女性愿意当领导者,以及当她愿意的时候,怎么样用她的关系或者执行力来发展成领导者的影响力。这是在优势团队辅导进行的时候的一个女性领导者案例。

第二个分享的案例就是团队之间的互动模式。有一个技术服务业的公司有业务部和技术部。业务部是在外面开发生意,技术部是在公司内部执行业务所提供的资讯。两群人的一直有很多的冲突。我接了这个案子后开始进入他们的公司去了解他们的特质,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业务部的同仁们执行力特别强,技术部的同仁呢策略性超强。也就是说当业务部对外在进行业务的时候,已经在思考如何执行,会用执行的角度来发展业务,一定程度上更趋于实际。当业务部很实际的在接客户的Brief,考虑能不能执行的时候,常常就少了一些开拓性。因为他们就会以我现在可以提供什么来服务客户为基础。相反的,技术部门的是策略,当他知道从A点到B点必须要达成的时候,他们可以用搜集学习资讯或者用策略的方式来达成任务。技术单位非常跳跃,有些事情可能还没做好,就往前跳到另外一个想象的创意的部分,去发展其他的不同的可能性。

于是这两个部门的冲突就发生了,业务部门在对外接案子的时候,技术部门觉得业务部门动作太慢太保守,因为业务部他们在思考是不是能做好这件事情;业务部门觉得技术部门不听他们的,不能很好的配合。发现当这两群人在一起工作的时候,两个部门的速度不同。因为技术部门速度太快,业务部门速度相对务实了一点,却偏偏又互相少了影响力。这两群人在一起要以同样的速度前进的时候,就产生了非常大冲突。这时他们最重要的就是”聆听”。虽然大家有着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特质,但是当你学习聆听,像业务部门怎么样聆听客户的可能性,技术部门如何能够专注的聆听业务部门需求。

后来在整个团队的分享之后,得到最大的发现是:他们要建立信任,而且要积极的沟通,学习聆听,交换意见,让双方的速度能够一致。这个案例就是当你发现团队的优势在不同的区隔当中,团队之间产生差距,如何应对挑战的一个互动方式。

今天很开心有这个机会能够跟各位分享这些心得,如果大家还有兴趣了解更多,有问题都可以跟我保持交流,谢谢大家!

陈薇雅,第一位大中华区Gallup认证的优势PCC教练,新加坡盖洛普的唯一女性白金教练,总部Call for Coach专访。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硕士,曾任美国财星百大企业驻亚太中东非洲区域高管,大学讲师。目前在亚太区以中英文进行企业优势领导力培训与高管教练。

(文:PCC 優勢教練陳薇雅,圖:博方文創馬賽)